logo
公募重仓股25年进化史:赛道在变,穿越牛熊“主心骨”未变
===2025-11-3 10:38:24===
,宁德时代以1786.92亿元持股市值超越贵州茅台,成为公募第一重仓股,当年净利润增长15.01%,股价涨幅达66.92%,新能源行业的产业优势全面凸显。2025年三季度末,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宁德时代持股市值攀升至2071.04亿元,继续稳坐榜首,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提升至36.2%,股价年内上涨50.34%。同期,半导体和通信标的中际旭创、新易盛新进榜单,两者持股市值均超千亿元,分列第三和第四重仓股。科技赛道的爆发式增长,既是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的成果,更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资本市场投影。公募选股密码:基本面与估值适配业绩与股价的同频共振,为基本面的重要性提供了最直观的注解。据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分析,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当期的净利润增速与同期的股价涨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25年前三季度,新易盛净利润同比增速284.38%,股价年内大涨318.74%;中际旭创净利润增长90.05%,股价年内上涨284.91%,业绩与股价形成完美共振。回溯历史,2007年招商银行净利润增长124.36%,股价上涨143.43%;2017年贵州茅台净利润增长61.97%,股价上涨111.89%;2020年宁德时代净利润增长22.43%,股价大幅攀升230.48%。这些案例共同表明,高盈利增长是行业穿越周期的核心支撑。资金永远会向盈利确定性强的领域聚集,这是重仓股行业变迁中不变的底层逻辑。市盈率与总市值的演变,反映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动态重构。2005年末贵州茅台初登公募基金重仓榜时,市盈率(TTM,下同)仅21.37倍,总市值215.28亿元;到2020年末,其市盈率升至56.3倍,总市值突破2.5万亿元,这背后是市场对其品牌壁垒与需求韧性形成的普遍共识。而科技标的则呈现出不同的估值逻辑,2025年三季度末寒武纪-U市盈率接近500倍,总市值达5543.14亿元,市场更愿为其技术突破潜力与国产替代空间支付成长溢价。这种估值差异源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周期股看盈利稳定性,消费股看品牌护城河,科技股看成长天花板,估值的变迁本质是市场对产业价值的重新定价。行业持仓集中度的演变路径,为理解重仓股变迁逻辑提供了另一个重要视角。2007年周期鼎盛期,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金融、钢铁行业占据六席,金融股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证券包揽前三;2019年消费主导期,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标的占比达50%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