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估值锚遭遇景气度:“老登小登”正面交锋
===2025/11/10 12:17:53===
“老登”与“小登”,一个从戏谑开始的梗,如今成了投资圈新的叙事符号。
从南方基金恽雷自嘲自己略显“老登”的投资组合表现落后于市场;到价值派投资者董宝珍直言自己如果不当“老登”的话,可能就没有未来;还有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提醒,风险和收益是相伴而生的,没有完美的资产,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无论“老登”“小登”标的皆如此。标签背后,是风格与周期的正面碰撞。
在极致分化的行情中,究竟该坚守“便宜是好货”的估值哲学,还是拥抱“未来即估值”的景气趋势?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哪些概念昙花一现,哪些又成为穿越周期的基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可持续的投资体系?
近期,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老、中、青三代基金经理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试图站在不同视角,探讨上述问题的答案。
投资圈直面“老登小登”
9月初,今年A股市场热门标的中际旭创,遭遇了一场口水仗。一家机构分析师怀疑市场对中际旭创2027年250亿元的利润预测“只存在于EXCEL表里”,旋即引来了另一家机构分析师在朋友圈回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
“老登”与“小登”的讨论从此愈演愈烈。在刚刚披露的基金三季报中,不少基金经理加入了这场讨论。
“所谓‘老登’与‘小登’,一边是偏好成熟行业龙头,较少关注短期波动和概念炒作的群体,一边是喜欢追逐新兴技术、关注短期股价弹性和市场热点变化的群体。在一个群体的世界里,三季度赚钱似乎很容易;而在另一个群体的世界里,低波也成为了被市场遗忘的理由。”天弘优质成长企业精选的基金经理陆骥在三季报中表示。
“老登”原为东北方言(贬义指“老家伙”,后因谐音梗和网络传播而被股市借用,带有戏谑色彩,其反义词顺势变成“小登”。在多数人看来,“小登股”的代表是机器人、AI算力和半导体等;“中登股”的代表行业是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生物医药和国防军工等;“老登股”的代表行业则是房地产、银行、食品饮料和煤炭等。这一划分不仅是投资者年龄的划分,也是投资风格的划分。随着2025年市场的剧烈分化,投资风格的收益差距在账面上被急速放大。
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恽雷在三季报中坦言,今年以来自己管理的产品存在比较明显的业绩压力。尤其在三季度,伴随着市场对人工智能算力需求预期的进一步提升,不少科技公司估值大幅扩张,自己略显“老登”的投资组合远远落后(市场。他说,当
=*=*=*=*=*=
当前为第1/5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