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盘点历史上港股的极低估值
===2017-10-8 18:45:22===

  港股市场偶尔会出现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录得极低的估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港股是一个非本土市场。  自从2016年2月触及一个特别低估的点位以后,港股市场展开了一轮持续反弹,至今已逾一年半,以至于许多投资者一谈到港股,就觉得充满了机会。  在历史上,恰恰是港股市场,常常出现极低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完全不能反映其优秀企业价值的低估值。当这种极低估值出现时,往往会让按正常价格买入的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短期亏损,却也给手握现金的人提供极好的买入机会。  为了能够简便回测,我一律使用市净率(PB)数据进行估值比较。  以整体指数来说,恒生国企指数在2016年2月、2002年到2003年上半年曾经创下了两次极低的估值,其中2016年2月的整体指数PB估值达到0.7倍左右(彭博数据),而按当时企业的净资产年均15%左右的增速计算,如果价格不变,一年以后的预期PB就会达到0.6倍。  具体到公司,这种情况就更多。当然,港股往往会给糟糕的、或者遭遇毁灭性负面事件的企业以极低的估值,低至0.1、0.2倍PB也常常能见到。但对于一些大型、稳定、行业地位牢固、长期发展前景不错的公司,港股也往往会给出非常低廉的估值。  而这些极低的估值,有的是伴随着公司有一定的负面事件、但绝不是致命的负面事件发生的(比如产品有些滞销、行业有些冷淡),而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负面事件,只要当时港股市场没有情绪、不在状态(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这种估值就都有可能发生。  先来看一些业务稳定的内资大企业的例子。  沃伦。巴菲特在2002到2003年买入中国石油(00857.HK)时,中石油的PB估值(下同)大约是0.5倍,相当于后来A股上市后被炒到当时最高48元的估值的约1/20.2011年10月4日,中国中铁(00390.HK)的估值是0.38倍;2016年5月16日,交通银行(03328.HK)的估值下降到0.54倍;2008年10月27日,复星国际(00656.HK)的估值为0.33倍,2012年9月6日又降至0.55倍;而在2013年6月24日,中信股份(00267.HK)的估值降至0.37倍;晨鸣纸业(01812.HK)的估值则在2012年年中到2014年年中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在0.35倍上下徘徊。  稳定的内资大企业如此,周期性波动的内资公司更是常常如此。2008年11月25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