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真正的成长股
===2017-10-23 20:49:23===
上周五,市场出现了一个近期少有的现象,除了几只超级权重的银行股下跌以外,贵州茅台、海康威视、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伊利股份等也悉数下跌,大量非主流个股则蠢蠢欲动。也许,这种景象仍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毫无疑问,中小票成长股是否值得坚守,肯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许,我们仍然可以把今年这些强势个股中的一部分个股归入成长股一类,因为这些个股的业绩还在增长,但对于业绩增速的下滑预期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毕竟这类个股的股价在近几年已经经历了大幅度上涨,市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众星捧月的作用下,这些个股股价还会再创新高,但在决策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不考虑股价的上涨空间还有多少,特别是一些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占据了寡头地位,接下来一定会面临市占率的天花板问题。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即使是最简单的股价上涨幅度,某些个股即使上涨100元还不及一些中小票成长股上涨10元。 任何一家成为行业寡头的公司其股价大多会经历一个连续上涨N年然后股价翻几番的过程,可惜的是今年的强势股大多已经走出了巨大的涨幅,有可能已经处于这个阶段的尾部,不能说鱼肉已经没有了,但至少鱼刺和骨头明显增多了。反观大量中小票成长股,近两年波动翻来覆去,也就是在狭小空间内波动,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坚守,或许正是刚刚摆上桌面的一道还未动筷的佳肴,N年后股价也会翻上M倍。 当然,纠结也是免不了的。选择貌似还在上涨趋势中的强势股,赚钱有可能立竿见影。但这些个股股价经过了大涨,接下来就会有刺和骨头的问题,除非是像大机构那样为了获取红利而长期持有。如果仍然期望感受一下股价的主升浪,那么中小票成长股无疑更合适。不过,中小票个股数量众多,鱼龙混杂,如何判断其具备成长性是极难的一件事,需要我们理清决策的思路。 就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细分行业,因为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大行业的格局已基本确定。细分行业根据垄断性又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细分行业已经被国内公司占据统治地位,完成了行业龙头的修炼,这对我们就没有参与的价值和意义了。第二类细分行业仍然处于群雄纷争状态,有竞争力的公司很多都已经上市,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出未来的大佬从而搭车上路。第三类细分行业仍然处于被国外产品垄断的状态,那么未来国产替代进口乃至最后成为行业大佬的公司也基本上会出现在已经上市的公司中。从历史的角度看,原先各细分行业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