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慢牛”是如何走的?
===2017-11-28 19:03:05===
今年以来,A股出现了以往少见的二八行情。一方面,年初至今上证综指涨幅上涨8%,呈现明显的“慢牛”格局,但是结构分化异常显著,上涨的股票占比只有23.7%,其中17.5%的公司涨幅超过8%,而6.2%的公司涨幅在0-8%之间,剩下76.3%的公司则是下跌的;另一方面,公司股价涨幅与其市值严格正相关,即市值越大的公司涨幅越高,市值越小的公司涨幅越低,跌幅越大。例如2000亿元以上市值的公司平均涨幅超过30%,而50亿元以下市值的公司平均跌幅接近20%。
这是A股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形。这样的状况是否合理呢?通过对世界各国股市的对比来看,“慢牛”和结构分化可能是成熟资本市场的常态。
从表面上看,结构性行情是各国股市“慢牛”的基本表现形式。2009年金融危机结束以来,过去八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的大部分牛市基本上都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慢牛”走势。不光是发达国家市场如此,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同样如此。
我们考察美国、德国、法国、韩国、印度和巴西这六个国家的指数,发现基本上从2009年低点以来,各个国家指数涨幅最高达到300%多,最低也有100%多。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国的“慢牛”行情基本都呈现出结构性状态:大部分公司的股价涨幅跑不赢指数,而有20%-50%不等的公司涨幅甚至为负值,即这些公司的当前股价低于其2009年金融危机低点时的股价。例如,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9年2月份的1500点上涨到目前的6000点左右,8年的时间里,指数上涨了300%,但其中仍有近20%的公司股价甚至比金融危机时的最低点还要低,而只有30%不到的公司跑赢了指数涨幅。德国DAX指数从2009年低点的3800点涨到目前的13000点,只有30%的公司超过指数涨幅,30%的公司当前股价低于2009年低点。法国CAC40指数上涨了一倍,将近40%的公司涨幅跑赢指数,但有同样比例的公司股价低于2009年低点。韩国股市分化更为严重,指数涨幅近一倍,但只有不到10%的公司涨幅跑赢指数,而有近一半的公司的股价在过去八年里是下跌的。在新兴经济体中,印度股市过去十几年都是“慢牛”走势,当前股指相比2009年低点上涨了3倍,其中20%的公司跑赢指数,但有25%的公司是下跌的。巴西股市的情况也是类似,2009年低点至今股指上涨1.3倍,近30%的公司跑赢指数,而同样比例的公司股价是下跌的。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