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财报季上市公司频现变脸机构花式踩雷怎避尴尬?
===2018-4-22 21:04:51===
成本的部分7592万元做资产减值计提准备。
  此外,上海莱士也因炒股亏得很惨。公司近期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将亏损6.53亿-7.19亿元。公司解释称,由于一季度A股波动较大,导致公司风险投资产生较大损失,预计投资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亏损8.98亿元,减少净利润8.16亿元。
  《红周刊》记者获悉,上海莱士的亏损主要来自万丰奥威和兴源环境两只个股。公司投资万丰奥威的成本为10.66亿元,是万丰奥威的第5大股东,一季度万丰奥威股价跌幅达31%,导致公允价值减少5.44亿元,不过由于上海莱士买入早,至今仍然浮盈15%。上海莱士持有的兴源环境已被套18%,导致公允价值减少3.53亿元。
  变脸公司或遭监管惩罚
  同一数据在不同的报表中大相径庭,这一奇葩现象为何会在A股频频上演?曾在某上市公司担任证券事务代表的张先生向《红周刊》记者表示,除了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外,导致业绩预测与正式数据有偏差的原因还有:营业收入确认原则的把握(可能存在提前确认收入问题、甚至虚增利润),商誉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测算存在较大偏差,以及期末存货跌价准备。
  他指出:“业绩快报是一项很严格的工作,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方法等必须遵守,计算应考虑充分,尽可能准确,否则得出结果也没有参考价值。同公司对业绩偏差各有不同的准确度要求,无论是20%以内、还是5%以内,都应有一个合理的准确度比例。即使业绩快报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也应尽可能减少偏差。”
  对于上述现象,监管层也出台了文件力求规范。张先生告知记者,根据《上交所临时公告指引第32号公告》,定期报告显示的财务数据与业绩快报相差达10%,上市公司需要出具更正公告。若有关财务数据的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在披露相关定期报告的同时,以董事会公告的形式进行致歉,并说明对公司内部责任人的认定情况等;创业板要求比较宽松,根据《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1号》,差异达到20%,才需要出具更正公告。
  综合记者的采访获悉,如果数据偏差过大,交易所一般会先以问询函形式进行介入。目前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第一步首先是问询,目前问询属于上市公司信披违规之中的常见例牌,根据上市公司的问询回复之后,再来判定是否进行现场专项检查或者下达关注函、监管函,又或者立案等相关动作。例如2月初,安凯客车发布业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