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皮海洲:年报业绩“地雷”为何频频引爆
===2018-5-6 22:55:56===

  上市公司2017年度的业绩总体上表现出增长的势头,但也有不少公司出现业绩变脸现象,而 “商誉减值”成为业绩变脸的 “爆雷”大户。据不完全统计,554家公司年报公布了2017年业绩承诺实现情况,其中163家公司业绩承诺不达标。而在业绩不达标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只能计提 “商誉”减值,业绩地雷因此而引爆。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并不令人意外,这是2015年开始的A股并购高峰期及 “三高”并购后遗症逐步显现的一种必然。2015年前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掀起高潮。一些公司以做大做强之名,大力开展并购活动,有的还进行跨界并购。而并购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有的公司并购,估值达到百倍甚至数百倍。而一些并购标的,为了卖出一个好价钱,也是一味地高估业绩,对并购标的业绩作出过高的预测。于是, “高估值、高业绩、高收购价”的 “三高”并购成了A股市场的一道主旋律。  而这种 “三高”并购带来的就是上市公司商誉的剧增。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A股商誉总计2140亿元,2015年暴增至6521亿元,2016年增至10517亿元,首次超过万亿。2017年前三季度,商誉总额达12566亿元。这种高企的商誉就是高悬在A股头上的堰塞湖,随时都会出现泄洪现象。而2017年、2018年是三年业绩承诺到期的高峰期,业绩承诺不达标的公司相对应的 “商誉减持”也就接踵而来, “商誉减持”也因此成了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的重要 “地雷”。  显而易见, “商誉减持”业绩地雷的引爆,不仅导致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变脸,更是因此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加强对业绩承诺不达标行为以及 “商誉减持”的监管,也就变得很有必要。据有关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就业绩承诺未达标、商誉减值等问题制定管理办法,未来对这一问题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若果真如此,这是值得点赞的一件事情。但如何加强监管,这显然是值得商议的一件事情。  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中,之所以会出现 “三高”并购,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不排除一些非正常因素。比如,上市公司高管的不尽责,比如有意进行利益输送,比如,收购标的的弄虚作假等。因此,针对这种行为,在业绩不达标的情况下,由投资者来买单,这是对投资者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对上市公司 “三高”并购的纵容。所以加强对相关并购行为的监管,就应该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是对于未完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