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的百味人生:有人财务自由 有人血本无归
===2018-10-5 11:53:22===
”的“杨百万”(真名杨怀定)赫然在列。杨怀定1989年踏入股市,买入第一只股票“真空电子”,半年后随着深圳投机客蜂拥而至上海争抢股票,行情大涨,杨怀定也以800元/股以上的价位抛掉真空电子,净赚150多万元,从一位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成为众人眼中的“股神”。
从上交所成立之后至1997年间,A股先后经历了五次牛熊市。第一次牛市从1990年底的96.05点上涨至1992年5月份的1429点,在随后半年的熊市中,跌回386点。在1992年至1997年间,在几百点的熊市和上千点的牛市之间反复震荡。这期间,A股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投机属性更强。网上流传的一位老股民回忆起当时炒股的情景:“我在交易大厅外转了一会,100元变成了200元,200元转眼变成了800元。”
沉寂多年之后,A股终于在1999年5月19日迎来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史称“5·19”行情。在这轮行情中,在科技股、银行股、绩优股等多个热点板块的炒作之下,几乎超过95%的个股上涨幅度都超过了50%,股民们在这轮行情中亦是赚得盆满钵满。这也是A股历史上的第一次所有个股普涨的牛市行情。而随后A股的两次普涨大牛行情分别在2007年和2015年出现,几乎每隔八年才有一个为期不到一年的牛市。
起起落落之间,A股市场上出现了诸多超级牛散。比如减持重仓金融股的葛卫东、曾钟情于ST股的吴鸣霄、青睐中小创的赵建平等。不过,牛散毕竟屈指可数,以近两年的数据为例,盈利的股民只占了一小部分比例。
2016年,投资账本显示,盈利的股民占26.8%,人均赚44935元,收益率为28.9%;亏损股民比例高达73.2%,亏损股民人均亏损50345元,收益率为-21.5%。东方财富网2017年的调查显示,今年收益为正的投资者仅占29%,亏损超20%的散户投资者比例高达55.4%,亏损在20%以内的股民也有15.6%。
形形色色的散户,在股市里也难逃二八定律,只有少数的股民在A股里实现盈利。
事实上,这样的现实也更多地被股民接受,可以看到A股市场里机构的话语权在逐渐增强。随着监管严惩坐庄和内幕交易、打击黑嘴、规范上市公司信披、严卡忽悠式重组等一系列整顿资本市场的举措密集出台,A股市场的投机属性也在逐步淡化,包括国内外的机构资金更有意愿参与到一个健康的A股市场当中。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国内随着社保基金加大入市、现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