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既赚指数又赚钱:关注“洼地中的洼地”
===2019-4-22 11:27:46===
  在今年A股的强势表现中,各类题材股的轮番表现让人目不暇接,相比之下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白马股、蓝筹股却表现比较平淡,让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甚至会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假牛市。从通达信软件编制的行业指数来看,截止上周五(4月12日),今年涨幅最小的行业指数分别是石油、运输设备、银行和电力,指数涨幅均在20%以内,远远落后同期沪深300指数32%的涨幅;其中,这四大板块中的大市值品种,如石油板块里的中国石油、运输设备板块里的中国中车、银行板块里的四大行、电力板块里的长江电力等,表现更是落后同期板块指数的涨幅,堪称“洼地中的洼地”。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市值较大,炒作难度较大。在短期化操作手法仍在A股占有相当地位,尤其是今年投机气氛有所抬头的情况下,这些大市值的品种炒作起来费时费力,一笔资金能在小盘股上炒的天翻地覆,在这些“大笨象”身上可能只会溅起小水花,各路游资极少选择此类品种进行操作。事实上,在涨幅较小的行业中,也不乏一些行业内的小市值品种受到炒作,如石油板块的国际实业(000159),从2月份的4元附近起步,4月10日最高上摸14.07元,涨幅超过2.5倍;紫金银行(601860)也在2月底从5.4元附近起步,短短两周便上涨翻倍。因此,行业属性对这些“洼地股”的影响有,但影响更大的是市值方面的因素;  二、业绩平稳,成长的想象空间受限。和小盘股相比,这些大盘“洼地股”的业绩比较平稳,甚至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也正因为如此,成长的想象空间较小。相比之下,小盘股的业绩弹性较大,也容易让市场产生“快速增长”的预期,在牛市中市场风险偏好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三、行业龙头,缺乏外延式成长的可能。小盘股“船小好调头”,不管是通过收购同业资产、跨界并购或者卖壳重组,小盘股产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远比这些大市值品种来得大。相比之下,大盘股在并购重组中即使有一些收购资产的动作,往往也只是“锦上添花”,更遑论通过重组实现跨界;  四、股性“淡定”,去年抗跌今年也抗涨。大盘股由于具备以上三大特点,股价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小,股性“淡定”。在历经2017年和2018年相对抗跌甚至逆势上扬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大盘股相对抗涨,某种程度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尽管有以上四大因素的制约,但在基本面稳中向好的情况下,这些“洼地股”的安全边际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涨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