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别再盯着美联储降息节点了,流动性才是风向标?
===2024-4-23 9:44:34===
DP比重高达44%,比二战时的峰值还要高。   Howell认为,政府债务违约的现实结果是通胀,因为政府不会发生实质性违约,而选择央行购债等方式把债务货币化。结果就是,过去十年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长了500%以上。   据CBO测算,到2033年,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将从目前的近5万亿美元增至7.5万亿美元,在2026年之后,美国政府需要向美债持有者支付的净利息支出将高达1万亿美元。Howell认为,这个预测的数字可能过低,尤其是不断膨胀的国防支出。更现实的数字表明,美联储至少需要持有10亿万美元的国债。这意味着美联储的流动性将在几年内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所以,未来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替代方案并不多。税基已被榨干,大规模QE持续下去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按照Howell的话说:   金融体系的任务曾经很简单。   二战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大致以如下方式运转:家庭部门为预防和退休而储蓄,通过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这些储蓄被转给政府,为预算赤字提供资金,随后再转移到企业部门,为营运资本和投资提供资金。   然而,随着技术迭代的速度放缓,发达国家越来越依赖债务驱动经济增长。尽管债务扩张无法提升生产力,但可以通过提高需求和投资刺激产出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央行放水,有意创造流动性过剩以减少债务成本,同时借助跨国贸易与资本流动,向其他国家输出过剩的廉价流动性,抬高这些国家的债务水平,把全球带入债务危机的风险之中。   国际清算银行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若没有各融资渠道带来的放大作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拉丁美洲和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那么严重。超高的债务和脆弱的金融结构让这些新兴经济体在面对内外部冲击时脆弱不堪:   根据CrossBorder Capital的估计,全球债务总规模约为350万亿美元,平均到期日为五年,每年的再融资需求在60-70万亿美元之间。流动性,或满足这些再融资需求的资本可用性,才是主导如今金融周期的关键。当债务展期需求与流动性不匹配时,再融资危机就会出现。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22年的英债危机,都属于上述的再融资危机:   今年,预计全球需要再融资的债务高达5000亿至6000亿美元(约占全球债务总额的七分之一)。借旧债还新债已成全球经济的主旋律。   正如Howell所言:   Howe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