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关于货币政策、债市、汇率央行释放重要信号
===2025-1-15 17:36:06===
资本市场超调。   市场反馈积极。邹澜表示,2024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信心显著增强,交易量和市场指数均大幅攀升。相关企业和机构也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熟悉新工具,做好各项准备,并且为在需要时使用新工具保留了较大空间。   据他介绍,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已经和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者是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2024年全市场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展望下一步的工具发展,邹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增加投资。   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   针对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的情况,邹澜在发布会上回应称,中国人民银行尊重市场,尊重每一个自担风险、自主决策的市场参与者的选择,也高度重视国债收益率变化所反映的市场信息。   邹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对此,邹澜表示,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暂停在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这样能够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要,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目的就是希望市场能够行稳致远。   邹澜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已经基本具备了金融市场定价基准作用。国债收益率水平不仅关系到国家财政筹资成本,更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总体来说,长期国债收益率既反映市场对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也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经济预期的好转最终一定会反映到国债收益率水平中。   国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资产。邹澜提示,由于长期国债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市场预期利率的变动会造成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波动,有时波动还会比较大,所以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再考虑到有一些机构是有资金杠杆的放大效应以及集中赎回所形成的螺旋效应,短期内就会产生更大的损失。   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以贯之的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承压。人民币汇率走势会否影响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和力度?   对此,宣昌能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也会兼顾内外平衡。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多因素推动美元指数动荡走强,中国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