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特朗普可能并不傻,但绝对不聪明
===2025-4-14 9:00:22===
直接导致每部iPhone成本上涨约120美元,迫使苹果公司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然而,在2024年iPhone15的生产季中,印度工厂的工人效率低下,返工率高达34%,导致产能暴跌50%,而中国工厂则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生产,组装精度控制在0.02毫米。此外,全球汽车产业同样遭受冲击,正如前福特CEO菲尔兹指出,关税政策将导致汽车价格进一步上涨,美国组装车辆平均成本会再攀升3285美元,同时,美国本土生产的发动机与变速箱因依赖中国稀土材料面临进一步增加成本的风险。
政策背后的民粹主义更值得警惕。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竞选集会上宣称“每个关税百分点代表十万个回归岗位”,这种简单化叙事掩盖了复杂的经济真相与选票政治逻辑。彼得森研究所测算,对中国加征54%的关税将使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1200美元,洗衣机、鞋类等商品价格涨幅达15%-30%,随着对中国更高税率的生效,美国国内通胀形势将更加严峻。此外,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新关税政策将使2025年美国GDP增长削减一个百分点,年底的美国失业率可能从当前的4.2%升至4.7%,相当于约50万人失去工作。而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霍尔泽的估算更为严峻,美国失业人数或达数百万级。“对等关税”实质是让美国99%的普通民众为1%的既得利益集团买单。
三、为什么说“对等关税”毫无胜算
应对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挑战,需要超越传统反制思维的战略智慧。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34种商品清单精准锁定农业与能源领域,爱荷华州大豆库存积压量因此达到历史峰值,迫使美国能源企业削减15%的页岩油投资。与此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日均处理金额在政策出台一周内激增47%,26个国家宣布建立本币结算应急机制,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很难守住2024年底创下的57.8%的历史低位。这种“多维度反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又避免落入“关税竞赛”的陷阱。
历史经验昭示,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终将付出代价。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使全球贸易额暴跌66%,当前全球贸易依存度是当年的4.2倍,这意味着特朗普关税的破坏力可能远超预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警告,若关税战持续至2025年底,全球GDP增速将下降1.2个百分点,相当于抹去一个相当规模的经济体。在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中,唯有回归多边框架、重塑规则共识,才能避免全球经贸体系滑向深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