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尚未开始但全球都在加速多元化配置
===2025-5-30 8:53:29===
素。“不过,未来仍存在变数,因为放松SLR要求可能会改善美国国内机构对美债的持仓限制,但更主要的买家仍是国际买家。”
美国财政部近期发布的4月数据也显示,英国是美债的头号买家,其后是日本和中国。
陈杰瑞分析,未来需要看美联储会否兜底,考虑到目前的高额关税和未来的减税法案,提前降息或宽松将使得美国通胀存在失控的风险。理论上来讲,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才是美联储的目标,而改善财政状况不在此范围。而且一旦美联储对美债市场做出兜底的表态,恐引发市场更肆无忌惮的抛售。
多元配置、加大对冲趋势明显
面对不确定性,即使没有明显地“去美元化”,投资者也已开始未雨绸缪,严肃考虑多元化配置。
近年来,各国出口商的贸易顺差大多以美元存款的形式保留,而非换成本币;保险机构也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债),但对冲的比例极低。多名国际机构策略师对记者称,提升对冲比例是正在发生的事。
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对第一财经表示:“客户从原来的集中配置(美元资产)转向更精细化、分散的板块投资。当前美元走弱,尽管不会迅速贬值,但已成为重要警示,促使家族办公室和超高净值客户重新思考持有美元资产的比例。如果美元弱势持续,将对投资组合造成明显影响。目前推荐配置一些强势货币,如澳大利亚元、新加坡元以及其他亚太区货币,作为对冲手段,增强投资组合的稳定性。”
吕子杰称,黄金已成为重要的“去美元化”工具。“金价目前已涨至每盎司3300美元,显示其避险与保值功能。不仅是纸黄金,配置实物黄金也是趋势。”此外,她还提及,早年几乎被忽略的欧洲资产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尤其是食品、医疗等受益于老龄化趋势的股票板块存在较好的前景。
在亚洲市场,日本股市和中国香港股市亦受到全球关注。富达国际基金经理乔治·埃夫斯塔霍普洛斯(George Efstathopoulos)对记者表示:“日本经济格局正在经历重大转变,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长期滞胀现象即将结束。由工资驱动的通胀开始推动内需增长,进而打破数十年来经济停滞的情况,并改变消费行为。日本中盘股具有吸引力,而且因其不受日元波动影响,也是一项较为稳健的投资选择。”
在他看来,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同步保持宽松的货币、财政和监管政策的市场。鉴于中国拥有较高的储蓄率,受益于刺激国内消费政策的,不仅是港股,中国内地的中盘股也应会明显受益。责任编辑:赵思远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