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显威:美国多项数据拉响警报美联储降息预期急剧升温
===2025-6-6 8:25:03===
数录得49.9,远低于经济学家预估的52.0,这也是该指数自2024年6月以来首次低于50的荣枯线。
ISM调查委员会主席Steve Miller表示,受访企业继续反映存在预测和规划难题,原因是关税持续不确定,在影响更加明朗化之前推迟或减少订单。
未来关税仍是美国经济的关键拖累因素。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记者表示,关税冲突虽有缓和,但美国税率仍处在高位。5月12日以来,美国对华进口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总体平均税率降至16%。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测算认为,该关税或使美国GDP下降0.65个点,通胀上升1.7个点。所以,“滞胀”是基准假设。
关税的通胀效应若隐若现。目前,美国进口价格对于本轮关税的响应并不充分,转口、关税豁免是潜在原因。但赵伟认为,通胀压力可能“迟到”,却不会“缺席”。从细分商品或进口价格的国别结构上看,关税对于通胀的推升效应已有所显现,后续需进一步关注对居民消费的抑制。
在赵伟看来,关税对美国经济的传导可从贸易、价格、风险偏好三个维度进行监测。贸易方面,关税冲击体现为美国进口先增后减(抢进口)、出口受抑,并影响美国国内需求;价格方面,关税将由进口价格传导至生产和消费价格,抑制实际消费需求;风险偏好方面,关税推升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金融压力、美元指数,进而降低居民消费意愿、企业投资意愿。
衰退风险几何?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经济的放缓或许才刚刚开始,未来将持续面临挑战。
董忠云分析称,5月初以来,美国投资者对经济的信心虽因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出现一定修复,但客观来说,一方面,后续谈判仍存变数;另一方面,关税政策之外,美国当局近期一些“超常规”非关税政策也对美国经济预期形成较大扰动。5月22日由众议院通过,现正由参议院审议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涉及减税和美国债务上限的进一步提高,引起市场对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进一步担忧,同时,该法案包含对被美财政部列为“歧视性税收国家”的外国政府、企业及个人投资者征收惩罚性关税的争议性条款,也对在美国国内开展业务的诸多外国企业的信心打击巨大。
由于存在90天的豁免期,因此目前对美国通胀实际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美国对所有国家10%的普征关税,而这部分关税由于美国国内“抢进口”的效应和美国进口商、零售商对关税成本的自行消化,对终端通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