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避险货币”地位不保?美元指数半年大跌10%创38年纪录,稳定币能否为它“续命”
===2025-6-30 9:00:33===
之后,储备经理多次打电话询问美元的避险地位是否面临风险。他表示,在他印象中,从来没人问过这个问题,即使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没人问过。   加拿大皇家银行财富管理高级投资策略师段乃榕向每经记者表示:“从今年4月开始,很多美国客户开始主动询问如何分散配置资产,其他区域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这是近几年来我们看到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不少亚洲客户也希望我们评估他们的资产组合,看能否适当调低美元资产的占比。”   官方货币金融机构论坛(OMFIF)的调查显示,近16%的央行表示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增持欧元,一年前这一比例为7%。未来十年,人民币将更受青睐,预计有30%的央行将增持人民币,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将增加两倍,达到6%。   美元霸权“信用基石”松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74580   美元贬值只是市场表象,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是美元作为全球核心货币赖以维系的三根支柱的动摇:经常账户稳定、制度性信任,以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贸易逆差高达4502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这一结构性失衡并非偶发,而是“特里芬难题”在当前全球格局下的重现:美国为了维持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必须不断向世界输出流动性,而这就导致了美国经年累月的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逆差。美国向世界倾注的美元越多,其资产负债表就越沉重,全球市场对美元信用的依赖就越危险。   野村证券甚至提出质疑,随着美国在全球GDP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以及其他国家金融财富的不断扩张,美国的美元资产还是“安全堡垒”吗?   野村证券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加剧了现代版的“特里芬难题”。这些政策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和财政赤字扩大,如果再试图通过财政补贴和价格管制来抑制通胀,那毫无疑问,财政赤字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政策上的极化与不确定性,也在加速侵蚀对美元的制度性信任。   OMFIF近日公布了一项涉及75家央行的调查显示,美元是去年调查中最受欢迎的货币,但今年排名跌至第七位。高达70%的受访者表示,美国的政治环境阻碍了他们投资美元,这一比例是一年前的两倍多。   此外,一个更深层的隐患也正在浮出水面:美联储的独立性,正成为市场新的担忧焦点。   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频频对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并在多个场合质疑后者的政策路径。6月26日,据美媒报道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