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通胀效应虽迟但到,美国消费者正感受初步刺痛
===2025-7-18 11:45:33===
6月CPI数据显示,家具、体育器材和家电等频繁进口商品的物价正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攀升。关税的成本传导已非空谈,正在对特定商品领域产生实质性影响。随着企业缓冲能力的减弱,以及特朗普威胁将征收更严厉关税,关税对价格的全面影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新一轮关税引发广泛价格上涨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落空,令经济学家感到意外,但复杂现实的背后,是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正在积聚动能。
本周美国最新公布的政府数据显示,关税影响的初步迹象已经浮现。今年6月,家具、体育器材和家电等频繁进口商品的物价正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攀升。这表明,关税的成本传导已非空谈,正在对特定商品领域产生实质性影响。
然而,上述价格上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价格和特定服务类别的下跌所抵消,从而抑制了整体通胀数据。这一局面为关税辩护者提供了论据,他们声称加征关税并未影响通胀,但这一表象掩盖了企业和供应链正在承受的巨大压力。
随着企业缓冲能力的减弱,以及特朗普威胁将征收更严厉关税,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由关税驱动的通胀冲动将在未来数月持续增强。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提价压力,而关税对价格的全面影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缓冲垫正在消失
迄今为止,多种因素共同延迟了关税对消费价格的全面冲击。
一个关键因素是,许多公司选择牺牲利润率来吸收增加的成本,而非将其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此外,一些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抢先大量进口商品,建立了库存缓冲,从而推迟了价格上涨的显现。
美国最繁忙的贸易枢纽洛杉矶港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
在5月份出现下滑后,其6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反弹至创纪录水平,企业利用窗口期加紧备货。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也使许多公司选择推迟提价,以避免频繁调整价格而激怒客户。
但这种缓冲正在失效。
工业供应商Fastenal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公司试图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和建立库存来缓解成本压力,但近几个月已不得不三次提价,并且未来可能还会再次提价。其临时首席财务官Sheryl Lisowski称:2025年下半年,有必要采取额外的定价行动。
尽管企业提价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推高价格,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关键制约在于消费者。近年来,美国消费者已饱受生活成本持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