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割韭菜成功,美欧达成不平等条约,欧盟被迫签下天价账单
===2025-7-28 8:20:38===
汇通财经APP讯——当地时间周日(7月27日),一场持续数月的贸易拉锯战终于落下帷幕。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苏格兰高尔夫球场的“一小时密谈”,似乎避免了跨大西洋贸易战的全面爆发,更重塑了全球三分之一贸易量的游戏规则。这场谈判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角力?15%的关税数字又暗藏哪些玄机?让我们揭开这份协议的重重面纱。
一、协议核心内容:不只是15%这么简单
关税税率成最大焦点
经过激烈博弈,双方最终将大部分欧盟输美商品的关税锁定在15%,这比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0%“惩罚性关税”降低了一半。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与上周美日达成的协议如出一辙,显示出特朗普政府的“标准模板”策略。但细看条款,汽车、药品和半导体这三个关键领域被特别点名纳入税率范围,反映出美国对高科技和民生领域的保护意图。
钢铁铝材的“例外条款”
在谈判桌上,美国坚持保留了对欧盟钢铁和铝产品50%的现有关税,这成为协议中最具争议的部分。虽然冯德莱恩透露未来可能用配额制替代高关税,但特朗普当场强调“保持现状”的表态,暴露出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分析人士指出,这实际上是给美国本土钢铁业保留了一道保护伞。
6000亿美元投资的深层含义
欧盟承诺的对美投资规模堪称史上最大,这笔相当于欧盟GDP3%的巨额资金将主要流向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更值得玩味的是,协议特别强调欧盟将大幅增加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军事装备的采购,前者直接针对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后者则可能重塑北约军备采购格局。特朗普兴奋宣称的“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和“数千亿军火订单”,实则是用市场换关税的政治交易。
二、谈判桌上的刀光剑影:从高尔夫球场到全球经济
最后一刻的戏剧性转折
谈判在特朗普的私人高尔夫球场举行本身就充满象征意味。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定30分钟的会谈延长至一小时,期间双方就药品关税问题几近破裂。冯德莱恩在发布会上“这是我们能拿到的最好结果”的无奈表态,与特朗普“史上最伟大协议”的亢奋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欧盟的谈判劣势。
德法两国的暗中角力
德国总理默克尔迅速表态支持协议,反映出汽车产业对30%关税的深度恐惧——大众、宝马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