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美罢免劳工统计局长后,首个重要数据再遭质疑:样本缺失、数据缩水、人员短缺,7月CPI还能信吗?
===2025-8-14 6:17:59===
过电话或网络获取。调查涵盖食品、衣着、交通、医疗等各类消费项目,以及租金等住房成本,目的是构建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变化的价格指数。正因其规模和细致,BLS的物价调查一直被视为经济数据的“黄金标准”之一。   然而,这一调查标准只在理想情况下存在,即每个样本商品的价格都能按时获取。当遇到样本不足或缺失时,BLS则采用插补估算(imputation)来填补空缺数据。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个具体商品在某城市当期未能采集到价格,统计人员会用同一商品在同一城市的其它价格变动来推算(即“同一单元格”的插补)。如果该地区该商品整体缺乏数据,则采用“不同单元”的插补方法,即用相似商品或其他地区同类商品的价格变动来估计。这种跨商品或跨区域的推算由于可比性较低,被认为精度相对较差。   2025年4月美国CPI统计中,基于不同地区或替代商品的“不同单元”价格插补占比出现明显跃升,表明当月更多价格是通过估算得出。该比率通常仅为个位数百分比   进入2025年,在采样缩减后,CPI数据对插补的依赖程度再次提高。据BLS介绍,4月起采样缩减导致需要插补估算的价格数量显著增加,调查响应率则有所下降。《华尔街日报》的分析也指出,由于人员短缺,统计员在4月“不得不更频繁地依赖不同单元插补——也就是用关联度更低的替代商品或外地数据来猜测价格”,这相当于增加了“有根据的猜测”的成分。这种方法虽可保持指数连贯发布,但也意味着CPI统计对实际市场价格的覆盖度在降低,数据质量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4   这样的CPI数据是否可信?   面对采样网络的缩水和插补比例的提高,当前发布的CPI数据是否仍然可靠?   BLS进行了历史模拟:将本次停收的布法罗、林肯、普罗沃三地,从2018年起视作未采集,重新计算2019年1月到2025年5月的CPI。结果显示,全美城市平均CPI-U(所有城市消费者指数)的12个月同比涨幅与原公布值平均误差不到0.01个百分点。在77个月的样本中,有52个月的模拟值与官方公布值完全一致(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其余月份的差异也仅在0.1个百分点上下。   这一结果令BLS有理由宣称:即便减少部分采价点,对全国通胀率指标的影响微乎其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BLS并未测算采样减少对分地区或分项指数的影响。由于部分城市和具体商品的样本缩减,这些更细分的指数可能变得更加波动,短期数据噪声增
=*=*=*=*=*=
当前为第3/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