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的“绝唱”:释放最强降息信号,美国“债务死亡螺旋”的幽灵已浮现
===2025-8-25 9:08:10===
胀、高利率并存的新现实。
明年5月,杰罗姆·鲍威尔即将卸任。
宋雪涛认为,从美联储主席的角度看,鲍威尔的任期内是相对成功的。他推动了联储政策透明化,将FOMC会后发布会从每年4次增加至8次。2020年FAIT的改革以及今年的另一次货币政策框架改革都是在鲍威尔的主导下进行,这些都是站在中央银行的角度,鲍威尔所做的卓越贡献。从危机应对的角度,2019年回购市场危机、2020年疫情冲击、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以及2025年4月“解放日关税”冲击,美联储都拿出了相对有效乃至过剩的工具救助,美国经济过去8年总量层面维持的“繁荣”亦可以部分归功于鲍威尔的政策定力与决心。
但这位即将卸任的掌门人,却留下了一个“危险遗产”——一个由政府财政大肆主导、央行独立性备受侵蚀的局面。
美联储被视为抵御通胀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在鲍威尔的任期内,一场“史诗级放水”与美国政府的“天量财政”合流,将美国经济推入一个由政府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主导的时代。这一被称为“财政主导”的现象,正严重侵蚀着美联储的独立性,并可能将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推向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所说的“债务死亡螺旋”。
2020年,美联储果断降息至零,并启动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成功避免了一场经济崩溃。然而,鲍威尔领导下推出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框架,却因对2021年通胀飙升的“误判”而饱受诟病。彼时,美联储坚持“暂时性通胀”的判断,导致政策行动迟缓。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指出,美联储对2021~2022年高通胀“负责”,已成市场共识。
当通胀最终失控时,鲍威尔又火速掉头,开启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试图为经济“软着陆”。然而,此前的“放水”与政府的巨额支出双双将美国政府债务推向新高。截至2025年7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飙升至127%。背负巨额债务,政府则开始希望央行维持低利率环境,以减轻沉重的还息负担。特朗普多次公开喊话,直言降息能为美国“省下每年数千亿美元的利息”,等于要求美联储“为财政纾困”。
这种公开施压让市场开始担心,历史是否会重演上世纪40年代的情景——彼时,为支持二战,美联储被迫沦为政府的“提款机”,被人为压低国债利率,最终导致战后通胀飙升,直到1951年通过《财政部-美联储协议》才恢复独立。
如今,历史似曾相识。投资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