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如火就业如冰:美联储的“烫手山芋”何时落地?
===2025-9-12 9:51:20===
平稳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正面临被打破的风险。富国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Sarah House观察到,关税相关的商品价格波动不均:汽车和服装涨势迅猛,而轮胎和家具等则稍有缓和。但总体趋势下,商品价格仍在顽强上行,这让就业市场的压力雪上加霜。
美联储的十字路口:降息预期与通胀隐忧的拉锯
股市反应却出奇地乐观,美国三大股指齐刷刷创下新高,投资者们押注美联储将在下周会议上启动降息,并在后续几次会议中步步跟进。上周那份低迷的8月份就业报告已点燃了9月降息的火苗,周四的通胀数据则进一步浇油添柴。但这也留下一个悬而未决的谜题:在劳动力市场疲软证据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美联储会以何种力度推进降息?鲍威尔主席在内的官员们最近几周已释放信号,劳动力市场的冷却让他们更有底气视通胀为“一锤子买卖”,而非持久顽疾。
美联储全年纠缠的一个核心难题在于,关税引发的通胀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演变为根深蒂固的成本螺旋?譬如,成本上涨是否会像2021和2022年那样,激发工人集体追逐更高薪资?这答案恐怕要拖到明年才能浮出水面,让当下政策制定如履薄冰。更现实的冲击已然显现:荷美尔食品、斯味可和Ace Hardware等企业正借肉价上涨和关税为由提价;沃尔玛、Target和百思买等零售巨头也已实施部分关税相关涨价,更多调整箭在弦上。特朗普政府曾信誓旦旦地说,关税不会推高通胀,反而会让美国更富裕,但现实的账单似乎在打脸。
食品涨价的民生痛点:从咖啡到苹果的日常“惊喜”
食品杂货的涨势尤其扎眼,7月小幅回落之后,8月环比跃升0.6%。过去一年,咖啡价格狂飙21%,生牛排紧随其后涨17%,苹果也贵了10%。这些不是抽象数字,而是超市货架上触手可及的现实,让消费者在结账时不由多看一眼钱包。
美联储更偏爱的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将于本月晚些时候由商务部发布,预测显示8月数据可能比CPI温和许多,因为PCE基于CPI和周三的批发价格指数编制。美国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Stephen Juneau评论道,从美联储视角看,这报告不算太糟——尤其是他们更在意PCE的温和信号。
结语:消费者信心摇摆,经济“滞胀”幽灵再现
通胀的顽强与就业的疲惫交织成网,不仅考验美联储的智慧,也在悄然侵蚀消费者的信心。Sarah House感慨,这种涨幅虽远不及过去几年那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