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仅差18票!法国勒科尔尼政府侥幸留任,预算谈判与养老金困局才刚开始
===2025-10-17 14:07:34===
  汇通财经APP讯——不信任投票的制度根源可追溯至17世纪的英国议会制,随着代议制民主的扩散,逐步成为全球多数议会制国家的核心政治规则。

  不信任投票的雏形源于英国“议会主权”原则下的“责任政府”制度。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尤其是下议院)逐步掌握财政权,政府(内阁)需依赖议会多数支持才能推行政策——若议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重要法案(如预算案),或明确通过决议反对政府施政,就意味着政府失去议会信任,需主动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早期并无明确的“不信任投票”程序,更多是通过“否决关键法案”间接体现不信任;19世纪后,随着政党政治成熟,明确的“不信任动议”投票程序逐渐定型,成为议会制衡内阁的直接工具。

  现代议会制国家的不信任投票已形成标准化流程,其核心是“触发-投票-后果”的闭环,同时深刻影响政局稳定性与市场预期(这对金融交易尤为关键)。

  通常由议会中的反对党发起,针对政府的施政失误、政策分歧或政治丑闻。常见触发场景包括:政府预算案未通过、关键政策(如养老金改革、税收政策)遭议会反对、政府存在失职或腐败争议。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这是法国政治大戏的又一篇章——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挺过议会的两次不信任投票。法国政治危机对欧元区主权债市几乎未造成扰动,因投资者认为,若不启动提前大选,法国国债不存在抛售逻辑。

  但分析师指出,法国总理通过将养老金改革搁置至2027年后,虽成功遏制危机的急剧升级,却也导致公共财政管控工作的复杂度显著上升。

  法国总理挺过不信任投票后,面临艰巨预算谈判

  法国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于周四挺过议会的两次不信任投票,为其新组建仅数日的政府赢得短暂喘息窗口,同时获得提交2026年预算案的契机。

  勒科尔尼此次过关付出了高昂代价。本周早些时候,为获取法国社会党在严重分裂的国民议会中的关键支持,他已承诺暂停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总统推行的争议性养老金改革。

  尽管周四获得“救命缓冲”,但这些不信任动议仍凸显出马克龙政府在其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任期过半时的脆弱处境。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