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历史镜鉴,美联储或现聪明抉择
===2025/11/11 8:38:01===
  汇通财经APP讯——当前美国经济正站在关键十字路口:一面是展现出极强韧性、通胀逐步回落的积极态势,一面是劳动力市场快速走弱、周期性与长期性因素交织的复杂格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今年已累计降息50个基点,却仍面临核心拷问——是否需要进一步加码政策力度?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或许藏在20世纪70年代与90年代的历史对比中。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美联储在作出决策时,时常要回忆之前制定政策是所犯过的错误,旧金山联储戴利称FOMC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出现过此类政策误判。

  时间回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委员会观察到劳动力市场走软后启动降息,却忽视了生产率增长的结构性放缓,导致通胀与通胀预期急剧攀升,直至沃尔克时期的美联储采取激进紧缩措施才得以扭转。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美联储利率与通胀叠加全要素生产率)

  同时20世纪90年代,市场将面临截然不同的格局。那也是政策制定者的攻坚时期:劳动力市场情绪谨慎、失业率相对偏低、通胀处于高位,同时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有望催生显著的生产率提升。

  FOMC当时展开激烈辩论:是针对低失业率与通胀上行信号采取强力紧缩,还是从生产率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的长期性转变苗头中捕捉政策线索。

  最终,委员会采取平衡型政策路径,催生了“咆哮的90年代”,通胀也得到有效管控。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美联储利率与通胀叠加全要素生产率)

  那么,核心启示何在?

  通过上图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全要素生产力在中间起到的关键作用。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无形引擎”,指剔除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后,由技术进步、管理革新、效率提升带来的产出增长。

  它在70年代和90年代扮演了完全相反的角色——70年代的TFP停滞放大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给短缺”的矛盾,90年代的TFP爆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