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释放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全方位赋能“双新”融合
===2025-6-20 9:38:05===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   支持“硬科技”企业融资质效明显提升,并购重组案例产业协同特征更加突出,借助私募股权基金、科创债、REITs等创新金融工具促进“双新”融合的案例不断增多……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将更好赋能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形成。   深化改革提高服务效能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全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目前,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过半,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A股的‘科技’属性愈发浓厚。”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说,在改革牵引下,我国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服务创新的力度和质效不断提升。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在刚刚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同时,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在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正以更大力度赋能“双新”融合发展。以科创板为例,其允许未盈利的科技创新企业按第五套标准上市融资,自开板以来,已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实现上市融资,支撑研发和成果转化。   在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看来,一批创新制度在科创板试验田上先行先试,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多典型案例的出现值得期待。   并购整合促进转型升级   资本市场赋能创新,远不止企业上市这一条途径。   “并购重组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工具。”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注意到,去年以来,一大批上市公司积极谋划并购重组,推动转型升级和产业整合。近期披露的一些案例中,产业协同特征更趋明显。   202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