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多企披露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5-6-23 8:56:25===
  近期,多家企业陆续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量产时间。业界认为,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快速充电能力,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随着技术研发与成本瓶颈不断突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未来有望在低空经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多重场景得到广泛应用。   产业化持续推进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   近日,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露,目前公司已量产360Wh/kg的半固态动力电池,正在开发全尺寸全固态电芯,预计2027年装车。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企业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量产时间。   2月15日,比亚迪方面称,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5月14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5月中旬,国轩高科宣布,已建成0.2GWh“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了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在内的多项新产品。另外,公司生产的金石电池中试样品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350Wh/kg,且金石全固态电池封装与集成系统(PACK已完成初步开发应用工作,并开启装车路测。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阳联合国际团队,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尺度首次揭开了固态电池突发短路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研究成果5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该研究为新型固态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6月中旬,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公布了“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包含其复合电极的固态电池”专利,引发业内关注。   据了解,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将液态电池升级到全固态电池的核心,其核心变革就是将电解液和隔膜替换为固态电解质。   “相对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不可燃,高低温性能和环境适应性更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固态电解质能够使用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从而有望制造出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因此,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泓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