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机制精准识别优质科创企业
===2025-6-23 9:11:36===
价的准确性是资本市场底层能力的重要体现。未盈利上市公司的定价难度较高,不进行投资者筛选的话,难以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价。对比美股纳斯达克和港股市场未上市IPO项目,除部分大型项目外,基石投资者数量多在10家左右。
有别于境外市场的是,为稳妥起步,本项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开展小范围试点,且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只作为审核注册的参考,不构成新的上市条件。
上交所表示,发行人披露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信息,将作为上交所审核中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市场认可度和成长性要求的参考因素,但不作为发行上市硬性条件。发行人未认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不影响其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
市场人士认为,总的来看,在科创板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已具备较好基础;同时,将试点范围限于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且仅作为审核参考,而非上市条件,也体现了稳起步、小切口的改革思路。
助力长钱入市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将通过机构投资者“真金白银”投入,助力长钱入市,稳住股市,减少资金异动。
以港交所规则为例,港交所在2018年便将资深投资者投资入股作为特定行业的上市条件。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和第18C章节分别就“生物科技公司”和“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其中之一的特色安排就是“资深投资者”制度。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适用18A规则上市的公司共67家,平均每家拥有资深投资者3名,单个资深投资者平均持股约6.5%,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平均约21%,远高于规则要求。18A公司上市后近三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显著减亏。
以港股上市公司信达生物为例,其适用18A规则于2018年10月31日上市,上市前获得多名知名机构投资者投资,合计持股超过23%。上市以来,公司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不到1000万元增至2024年的94.2亿元,亏损由57.7亿元减至0.9亿元。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下,以政府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产业链链主等为代表的多元投资主体取得长足发展,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
据统计,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10.96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3.41万亿元,为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有九成在上市前获得了私募股权基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