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站上移动通信主舞台
===2025-6-23 9:43:18===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上,卫星通信技术正成为展示和讨论的焦点。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卫星通信技术正在进入移动通信的主舞台,重塑偏远地区的网络接入方式,为全球尚未接入互联网的人口带来网络连接,开启数字经济的全新篇章。卫星产业则有望在未来10年引领整个通信行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朱刚表示,我国卫星产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我国卫星产业在产业结构、竞争环境、技术研发、商业模式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推进卫星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企业、智库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多方智慧和努力。”
新方案新成果涌现
在MWC上海展会上,企业纷纷展示创新成果和方案,通信技术逐渐打破传统边界,网络连接“上天”“入海”无处不在。
吉利旗下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认为,随着卫星通信应用逐步大众化,卫星通信“上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道宇正在部署规划全球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吉利星座”,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目标实现全球实时的物联通信;二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目标实现全球IoT-NTN物联通信语音通话服务;三期规划264颗卫星,目标实现存量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完成一期三个轨道面的卫星部署,截至2024年底实现了30颗卫星在轨,预计2025年将实现64颗卫星在轨,并进入一期的初步运营阶段,预计2026年将完成72颗卫星在轨,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届时可实现每天4.5亿条的通信容量,为全球用户提供中低速通信服务。
中国移动在大会期间推出“卫星物联”系列产品。其发布了两款基于RISC-V架构的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CM6650N和CM3510,通过卫星网络补齐蜂窝信号覆盖短板,满足物联网连接需求;此外还发布了两款国产化卫星物联模组MU329N、MU305A。其中,MU305A具备卫星与蜂窝双网智能切换、高兼容性、频段丰富、网络覆盖全球四大特点,能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双网通信能力。
中国铁塔也展示了在“空天一体化”趋势下的探索。中国铁塔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依托210万地面站址资源,可以探索建设分布式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据了解,中国铁塔正在加快推进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70%的北斗地基增强站通过共享铁塔站址完成建设,进一步体现了“共享铁塔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