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政策与市场共振电力设备行业表现亮眼
===2025-6-25 10:15:09===
司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截至公告日,江苏公司80%股权已过户登记至公司名下。本次拟注入标的资产合计在运装机规模约为1606万千瓦,占公司2024年末装机比例的26.85%,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的装机规模将显著提高至约7588万千瓦,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力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3年至5年内,行业并购将从单纯的产能扩张,转向以技术协同为核心的深度整合。在电源设备领域,风光大基地配套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将成为并购焦点;电网设备板块中,掌握配网自动化核心技术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光伏行业的并购重心则逐渐向逆变器、智能运维等增值环节转移。此外,跨界融合(如电力设备与数字孪生、AI算法企业合作也将催生新的并购机会。   加码前沿技术   整体来看,目前企业纷纷布局前沿技术,以进一步抢占市场。以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6月20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积极布局虚拟电厂电力聚合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能源协同管理中枢,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等分散资源,实现数据实时监测与统一调控。公司在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华北等多个区域申请售电资质,并已获得部分省份的售电资质。   同日,淮河能源相关负责人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虚拟电厂建设目标为综合型虚拟电厂,目前聚合资源包括可调负荷、充电桩、换电站、储能、分布式能源等。该项目已完成硬件安装调试,正处于平台功能开发及整体测试阶段,待省级主管部门组织能力认证。   朱克力认为,企业加大前沿技术投入,本质上是抢占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的制高点。储能领域需突破长时储能技术瓶颈,虚拟电厂则依赖精准的负荷预测与交易策略。技术领先企业不仅能在现货市场获取收益,还可向电网提供系统优化服务。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持续研发将推动行业技术革新,加速能源互联网建设,助力实现更高效、清洁的能源供给体系。   朱克力认为,目前行业存在三大结构性矛盾:技术层面,风光发电增长与电网消纳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商业层面,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与用户电价承受力存在落差;政策层面,跨区域电力交易规则尚未统一。对此,企业需从硬件端研发可中断负荷控制系统、固态断路器等灵活调节设备,从服务端利用数据中台优化用户用电策略,同时积极参与车网互动、分布式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