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物流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2025-6-25 10:43:37===
高成本、高密度、突发性强的场景而言,低空物流正提供一种更优解。”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政策“组合拳”也在持续发力。2024年1月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为无人机运行提供法律依据;同年3月份,“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多地相继出台补贴政策、优化空域机制、建设起降平台,为低空物流落地创造更优环境。
在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看来,低空物流正为传统物流行业提供一条“价值突围”新路径。
“相较于以价格比拼为主的地面快递,低空物流强调‘高时效+高可靠’的差异化服务能力,尤其是在医疗冷链、跨境高频通勤、生鲜精准配送等细分场景。这有利于快递企业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实现服务分层与价值升级。”洪勇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开通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覆盖北京、深圳、成都等主要城市。顺丰控股、迅蚁科技等企业正加快向常态化运营过渡,年配送量达百万级别。
新势力入局
打破传统物流“封闭链条”
低空物流产业链正呈现出物流企业、电商平台、无人机制造商“三方竞逐”的新格局。
“三方在技术路径与战略重点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沙利文大中华区高级咨询顾问刘栩枫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传统物流企业更重视与现有配送网络的融合,重点投入调度系统与空地协同;电商平台则强调配送体验与数据闭环,聚焦调度算法、运力整合与多渠道履约;而无人机制造商则倾向以平台为中心,从飞控安全、通信链路等底层技术出发,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
以此来看,低空物流不只是运力的延伸,更是一次物流网络主导权的重新分配。无人机配送的推广,将直接影响现有物流体系的布局方式、配送节点的设置,进而引发产业链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再调整。
在此背景下,传统物流格局中的“封闭链条”正被打破。过去,快递物流企业掌握从仓储、干线到末端的全链路资源。但在低空物流场景中,飞行器制造、空域调度、平台运营、安全管控等能力变得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大量技术企业借助算法、平台与设备集成切入关键环节,从“配角”转为“主角”。
例如,迅蚁科技正利用空中数据打造“天图”系统,基于海量城市核心区无人机运行数据与城市全量数据底座融合,实现“低空数字城市”建设;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其自主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