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国家能源战略下 醇氢汽车迎来新机遇
===2025-6-26 11:16:22===
输绿色燃料“制储用”标准。   绿色甲醇产能方面,我国领跑全球。在已投产项目方面,截至2024年8月,国内已建成项目5个,合计产能约22万吨/年,采用二氧化碳加氢制取甲醇。在建项目方面,截至2025年3月,已开工项目达491万吨,集中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在规划项目方面,截至2025年3月,全国规划产能超5000万吨/年(若全部实现且用于汽车,可支撑3000-5000万辆车辆运行,涵盖生物质、绿氢耦合、风光制氢等技术路线。   醇氢汽车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下从低碳走向净零碳。   醇氢汽车按照技术路线,可以是甲醇内燃机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内燃机作为动力耦合装置、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内燃机作为增程器等。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在现有甲醇格局下,甲醇汽车产生的PM2.5要降低80%,能效提升2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26%。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甲醇汽车将实现从能源生产到能源应用的净零排放,类似现有纯电动汽车,可以从绿电生产到绿电消纳实现绿色闭环。   醇氢汽车可解决新能源汽车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短板。   一是宽温度适应性。以动力电池为能量来源的新能源汽车,存在温度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部分地区夏冬温差大,新能源汽车难以满足冬季使用需求。醇氢汽车低温启动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温度适应性(醇氢汽车是北方地区净零碳排放汽车最优解。   二是高储运便利性。以氢气作为燃料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氢气的储运问题难以解决,且长距离运输将大幅增加氢气成本。醇类燃料具备与汽柴油基本相同的储运便利性。   三是电力系统解耦。纯电及插电类新能源汽车需要通过连接电网获取能源,随着兆瓦级快充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充电对电网负荷的挑战逐步加大。醇氢汽车利用醇类燃料加注获取能量,实现与电力系统的解耦。   四是补能效率更高。新能源汽车充电,受环境温度、电力系统平稳运行指标、充电车辆接入量等因素影响,补能效率受限。醇氢汽车燃料加注与传统汽车无异,可大幅提升补能效率。   五是解决续航限制。新能源汽车在低温、高速、重载等使用条件下,续航里程受限。醇类燃料体积能量密度高,可大幅提升汽车续航能力,解决里程焦虑问题。   六是安全水平更高。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氢气宽爆炸极限、动力电池热失控自燃特点,醇类燃料安全性更高,可提升汽车安全应用水平。   醇氢汽车具有基于灰蓝醇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