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告别ESG报告“盖章机器”:新规给第三方鉴证机构戴上金箍
===2025-9-1 8:22:43===
证机构采用ISAE3000、AA1000等不同标准,导致程序不统一、结论可比性弱。而征求意见稿通过全流程标准化要求,明确工作程序、底稿及凭证规范,既打击“漂绿”“盖章报告”等形式化行为,又通过区分“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建立双重信任锚点,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可信依据。   吸收国际经验、兼顾本土特色也是一大创新。黄世忠表示,征求意见稿充分借鉴了ISSA 5000的基本框架与核心要求,结合我国可持续信息披露与鉴证均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对双重重要性评估、价值链信息鉴证、专家胜任能力评估等领域提出更加细化的要求。   本土特色的关键体现在于与国内监管体系的协同。刘国华举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如果使用的标准要求被鉴证单位在编制可持续信息时,同时应用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那么鉴证者在考虑或确定重要性时也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2024年4月证监会联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同样明确“双重重要性原则”。   征求意见稿落地还有望推动企业内部ESG管理升级与提升第三方机构ESG服务水平。黄世忠建议,企业可成立由董事会牵头的ESG管理委员会,统筹财务、环保、供应链等跨部门事务;人员配备上需招聘“环境+财务+法律”复合型人才,并开展全员ESG培训。毕马威中国ESG报告与鉴证服务总监杨歆雯认为,第三方机构可进一步优化配套服务,如协助企业搭建ESG管理体系、开发数据管理工具,帮助企业快速适配准则要求。   提升可持续鉴证质量   在统一执业标准前提下,提升可持续鉴证质量是下一步机构开展ESG鉴证业务的重中之重。   征求意见稿对鉴证机构设置了硬性门槛。如,明确项目合伙人需“具备足够的可持续信息方面的胜任能力,以对执行鉴证业务得出的结论承担责任”,“鉴证者应当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与执行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相关的要求”。   “这意味着咨询公司等第三方鉴证机构需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独立性体系建设,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一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对健全的体系,但一些传统的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在环境科学、社会伦理、供应链管理等跨学科知识方面加大投入。”刘国华表示。   杨歆雯认为,鉴证机构可通过“跨学科团队+外部专家库”模式保障胜任能力,项目团队需具备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以及财务领域的知识,明确沟通机制;同时,建立外部专家库,在碳排放核算、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