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避险“大军”扩容:衍生品工具助力上市公司稳定经营
===2025-9-1 18:09:07===
域。   作为服务产业企业的期货公司人士,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近年来上市公司避险意识的变化。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程小勇表示,从服务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变化:一是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积极性提升,主动组建团队开展业务;二是效果评估更科学,不再单纯考核期货盈亏,而是综合考量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合并计算未平仓工具、存货等;三是要求提高,将套期保值业务纳入经营重要环节。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在当前外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利用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管理风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部分上市公司套期保值成绩斐然   从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来看,报告期内,包括金龙鱼、浙商中拓、道道全、南钢股份等在内的公司,均在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期货套期保值成为不少以大宗商品为原料的上市公司稳定经营、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金龙鱼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合计实现盈利58亿元;浙商中拓期现结合实现的基差收益为3.82亿元;道道全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合计实现损益约1.9亿元;南钢股份商品套期保值衍生品合约和现货盈亏相抵后略有盈利,套期保值业务实际影响损益1483.33万元。   部分供应链类上市公司也在套期保值业务方面收获颇丰。物产中大在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商品及外汇套期保值方案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报表项目中合计反映的金额为20.62亿元。厦门象屿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本期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报表项目中合计反映的金额为6.14亿元。   结合多年跟踪观察上市公司套期保值的情况,刘文财表示,上述上市公司都有较为长久的套期保值业务实践经历,其团队专业化水平、制度流程完善程度和运作实操的规范性都相对较高,这是其今年上半年套期保值业务实现盈利的基础。同时,这些公司都有较大的商品交易头寸,说明他们都是基于现货业务实际需求来开展套期保值操作,具有期现一体化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年初,沪深证券交易所修订了相关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使用期货和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应在财报中将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损益合并披露。该执行指引要求自2024年起实施,这为市场相对客观地研究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业务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