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募机构隐形重仓股曝光聚焦科技与高端制造
===2025-9-4 10:21:23===
示:“我们维持了在信息技术和工业领域的较高配置,增加了通信服务行业中具备较高估值吸引力公司的持仓,降低了部分估值偏高的可选消费公司的持仓。”
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的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其隐形重仓股则涵盖联赢激光、旭光电子、东山精密、巨人网络等。相较于2024年年报,该基金持仓向科技与高端制造倾斜,部分酒业及家居建材等偏消费类个股淡出视野。
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姜承操、周珊珊在2025年中期报告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显著。基金操作方面,报告期内着重关注产业趋势机会,在偏科技和制造行业逐步提高仓位,保持成长股中部分业绩可兑现度高的标的权重。”
整体来看,外资公募机构对科技板块的偏好,既缘于全球科技变革浪潮,也与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地位提升密切相关;同时,科技与高端制造个股在其隐形重仓股名单中的频繁现身,也体现出外资对中国新兴产业崛起的持续关注。
承担“卫星仓位”角色
隐形重仓股在组合中扮演何种角色,与前十大核心持仓如何联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类个股通常承担“卫星仓位”角色:一方面布局科技、高端制造等景气行业捕捉阿尔法主动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挖掘低估成长股获取贝塔被动投资收益。
在联动管理上,孙珩介绍,基金经理多遵循“核心+卫星”策略框架:核心持仓聚焦具备长期价值、确定性强的优质标的,奠定组合基础;隐形重仓股则围绕核心持仓的行业逻辑或风格特征进行延伸配置——既通过分散化降低单一标的风险,又通过行业或主题的协同增强组合整体收益的稳定性与弹性,避免与核心持仓形成风格偏离或过度集中。
例如,某基金核心持仓若为消费蓝筹股,其隐形重仓股仓位可能配置消费升级细分领域成长股,兼顾主线逻辑与新兴趋势。
科技主线贯穿下半年策略
展望2025年下半年,外资公募基金经理在中报中明确了投资方向,科技主线贯穿其中。
姜承操与周珊珊在中报表示,A股市场科技硬件仍然是主线,需关注AI+应用扩散机会。后续将挖掘AI产业、具身智能、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机会,结合宏观、中观、微观逻辑筛选标的。
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基金经理安昀、谢恒在中报表示将继续采取“哑铃策略”:一端是受益于避险和收益寻求型资金流入的高股息板块,另一端是具备独立全球增长逻辑的科技板块和高端制造板块,同时可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