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存贷总量居常州同业前列江南农商银行稳健底气何来
===2025-9-4 12:39:28===
农商银行通过“融E链”共认定核心企业超5000家,链属准入企业超9万家,实现链上企业新增用信8460家,用信余额达230余亿元。   在特色行业场景中,“一行业一方案”的深耕更显温度。为支持乡旅产业发展,江南农商银行推出“乡旅E贷”,面向从事各类乡村旅游有关产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经营主体,并配套农担贷、快抵贷等多种贷款产品,覆盖客户群体广、产品利率低、额度及担保方式多样。   “背包精神”打通小微融资“最后一公里”   小微贷款能实现量增质优,绝非偶然,背后是江南农商银行将“背包精神”“铁脚板精神”融入服务全流程——从贷前摸排到贷中办理,再到贷后跟进,每一步都靠“脚”对接需求,用“贴地”服务化解堵点,打通小微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对小微客户而言,“缺抵押、缺数据”是融资难点;对银行而言,“信息不对称”是风控痛点。江南农商银行的解法很实在:不靠纸上数据做判断,而是让客户经理带着调查清单、移动设备跑出去,用“铁脚板”核实真人、真事、真交易。   上半年,赣榆团队发现渔船行业客户存在休渔期资金需求,向总部汇报后,到达赣榆开展渔船业客户走访和行业调研,形成内部行业分析报告,上半年对赣榆相关行业客户授信审批通过45笔,授信金额2185万元。   解决了“敢贷”的顾虑,小微客户更关心“快贷”的效率——毕竟对小微企业而言,资金周转的“时效性”往往比“额度”更关键。   江南农商银行的应对,是把“银行柜台”装进客户经理的“背包”,让服务跟着客户走。例如,持续推进“云信贷”系统建设,过去1-2天的贷款全流程,现在最快2小时就能完成;今年春茶季,溧阳白茶种植户方师傅面临新茶采摘等较大资金需求,通过客户经理移动设备当场额度测算,获得“阳光贷”30万元备货资金。   有急迫需求的小微企业可享上门服务。某电气设备公司因订单预付款需后天到账、其他贷款流程要两周而求助江南农商银行,该行某支行行长接到电话后启动应急响应,当晚沟通次日上门事宜,第二天工作人员即上门完成尽调与授信审批。   让银行愿贷、客户愿合作的关键在于“背包精神”没有止步于放款,而是延伸到了贷后的每一次跟进。江南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从来不是“一放了之”,而是定期带着需求清单“回头看”:走访制造业小微企业时,江南农商银行发现企业有设备更新计划,就推荐“专精特新贷”,该产品上半年末余额达17.6亿元,增幅为67.2%;持续推进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