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稳增长扩内需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性将继续增强
===2025-9-8 8:00:45===
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除此之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央行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护航政府债券发行方面。   “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节奏加快,各月基本都处在发行高峰阶段。今年以来,央行适时降息降准,持续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和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做,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了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重启已具备较适宜市场环境   随着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在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第二次组长会议上被深入探讨,市场对今年年底前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预期正在升温。   此前央行公告称,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对于暂停的原因,央行提及“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   从当前的债券市场运行情况看,王青认为,考虑到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加之后期稳增长政策有望适度发力等因素,今年四季度央行有可能恢复国债买卖,结合降准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这既有助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能引导金融机构在今年年底前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他说。   “在不同的市场格局中,央行相同的净买入量对于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张旭举例分析,去年12月债券市场处于“牛市思维”,因此央行较小的净买入量可对利率产生较大影响。从近期的情况看,8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6月末上行了约20个基点。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中,央行买入国债对于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压力会明显弱于去年12月。因此,对于重启国债买卖而言,此时已具备较为适宜的市场环境。   此外,张旭预计,今后若干年内政府债券的供给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国债买卖工具可以发挥流动性管理的作用,央行也将在发债规模、结构、节奏等方面与财政部门加强协调,为政府债券的发行营造适宜的环境。   多方协同发挥合力   专家表示,从当前的宏观环境看,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同向发力,充分释放协同效应。这是有关部门在现阶段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除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外,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第二次组长会议还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和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