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依托用户轨迹数据,高德扫街榜在合规上如何打“补丁”?
===2025-9-12 18:16:43===
从淘宝转向支付宝,再到高德,业务线始终未能形成闭环;而美团凭借“外卖+到店”双轮驱动、覆盖90%地级市的地推铁军,早早构建起护城河。国海证券2021年研报显示,美团到店餐饮市场份额达83%,口碑与饿了么合计不足20%。口碑的落幕,并非阿里本地生活探索的终点。2020年起,阿里将重心转向高德,推动其探索餐饮团购;2024年淘天集团整合饿了么、飞猪后,又发力淘宝闪购;如今押注扫街榜,本质是阿里“内容驱动”(口碑)、“交易驱动”(淘宝闪购)之外,尝试“行为驱动”的新路径。03扫街榜能否支棱起来?很显然,如果从传播上来看,高德扫街榜的开局是成功的,上线首日就赚足了眼球,还传出了活跃用户突破4000万的消息。但《独角兽观察》也注意到,高德扫街榜目前功能性还有很大完善空间。比如,用户最常用的寻找附近餐馆功能,在高德扫街榜有附近“1公里、3公里、5公里”三个选项,笔者所在位置是北京朝阳东坝地区,即使选择最远的5公里,也没有符合条件的推荐,得到的提示是“附近结果过少,为你推荐北京市烟火小店”。高德扫街榜要支撑起阿里的本地生活梦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要跨越战略、合规、运营、用户心智等难关。战略协同是首要瓶颈。阿里生态体系庞大,好处是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业务线,坏处是打通理顺业务线难度也大。2021年俞永福接手“飞高了”(飞猪、高德、饿了么)板块,花费两年才理顺协同。目前,高德扫街榜并未与阿里其他业务打通。历史经验表明,阿里若不能解决战略协同问题,就容易重蹈口碑覆辙。作为一个“新物种”,原本做地图的高德在扫街榜的数据合规上也面临新挑战。扫街榜依赖的导航轨迹、到店记录,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定义的“敏感个人信息”,根据该法第28条和第29条,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高德原来的隐私政策条款显示:“我们可能会收集您的位置信息和行踪轨迹信息,用于导航、路线记录、交通出行服务等功能。该类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高德未明确披露“用户轨迹用于榜单评分”的授权机制,也未公开行为数据与芝麻信用的加权比例——这样不仅可能引发用户信任危机,还存在合规隐患。通俗来讲,高德原先的隐私条款里基本都是跟导航、用户出行相关的内容,如今高德扫地榜完全是另外一个维度的产品,原先的隐私条款已经无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