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产业动态快讯 2025 年第 041 期:科创生态崛起,硬核科技领跑全球赛道
===2025-10-18 0:44:47===
战略装备持续突破,在深海、极地、AI 等领域实现 “从跟跑到领跑” 的跨越,强化全球科技话语权。 1. 极端环境探索:刷新深潜纪录,填补科研空白 10 月 4 日,“蛟龙” 号在北极完成我国首次冰区载人深潜,累计作业超 10 次并实现与 ROV 无人潜器协同作业,标志国产化升级后的极区作业能力成熟。此次科考由 “深海一号” 执行、“雪龙 2” 号保障,取得两项关键发现:揭示北极底栖生物分布差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发现疑似冷泉遗迹,助力甲烷运移等气候相关研究。这一突破不仅填补我国北极冰区载人深潜空白,更为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与全球极地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2. 科研重器落地:打破技术垄断,赋能战略领域 9 月 29 日启动的杭州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以全球最大 1300g・t 容量的 “CHIEF1300” 离心机,打破英、美技术垄断。该装置可产生 1500 倍常重力,通过 “时空压缩” 效应将百年地质过程缩短至数日,18 台机载装置覆盖多学科领域。预研阶段已实现三大突破:可燃冰开采安全测试、强震坝基稳定性验证、高性能新材料制备,未来将赋能深海开发、防灾减灾等国家战略领域,成为尖端科研与工程创新的 “超级实验室”。 3. AI 技术实用化:从产业规模到场景落地 产业生态持续壮大: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 AI 产业规模超 9000 亿元,同比增长 24%;截至 2025 年 9 月,企业数量超 5300 家,全球占比 15%,形成全产业链体系。其中基础层增速达 54%,应用层以 5665 亿元规模占主导,智能硬件终端应用加速渗透。 场景创新全球领先:9 月 29 日上线的全球首个台风专业 AI 智能体 “智台”,实现分钟级更新路径与强度数据,叠加专业解读、科普培训等服务,大幅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同期发布的《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国家标准(2026 年 3 月实施),为 AI 发展筑牢数据安全底线,推动 “技术创新 + 合规发展” 双轨并行。 三、全球产业与监管动态:竞合加剧下的机遇与规范 在科技产业全球化进程中,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监管规范并行,展现 “创新自由” 与 “公平竞争” 的平衡。 1. 名企技术突破:脑机接口迈向生活化 三星联合汉阳大学发布的耳戴式脑电图(EEG)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