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回望“十四五”|数说“十四五”ESG笔墨绘就企业发展新底色
===2025-10-22 14:33:09===
5万户家庭的灯火,更驱动着玻纤生产线全速运转,形成“绿电造玻纤、玻纤助风电”的绿色微循环。   “该基地仅用17个月便建成两条年产10万吨玻纤生产线,全程实现100%绿电供应和‘净零’排放。”巨石淮安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顾建定介绍,通过绿色能源计划、低碳工艺和零碳循环模式,基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40万吨,每吨玻纤还拥有专属“碳中和身份证”,成为行业零碳制造的典范。   这是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的生动写照。“十四五”期间,一组组鲜活数据,见证着中国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过去4年,我国新增发电量的近六成来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2020年的1.5倍……   “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实现了充电网络从0到对北京区域全覆盖的突破。截至2025年8月底,北京石油已运营充电场站114座,与国家电网形成优势互补。”中国石化所属北京石油副总经济师华磊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了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已有95%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   “截至今年6月,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泥熟料碳排放强度分别较2020年基期下降15.51%、5.74%,提前达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资本市场,绿色正成为动人的发展底色。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强制披露主体2024年度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在389家已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的强制披露主体中,有97.94%(381家的上市公司已开展碳减排行动,包括采取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推广节能措施、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搭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   碳排放强度、能耗指标、水资源利用率……这些陌生术语正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坐标,不仅衡量着企业发展的质量,更标注着中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新高度。   企业担当:不断夯实民生根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社会责任深度融入发展脉络,用扎实作为助力民生保障。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调研报告显示,67.16%的上市公司开展了社区服务,66.67%的公司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援助……   “十四五”期间,企业履责
=*=*=*=*=*=
当前为第3/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