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回望“十四五”|数说“十四五”ESG笔墨绘就企业发展新底色
===2025-10-22 14:33:09===
实践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基,尤其在就业、居住、养老等重要领域成效显著。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3586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8%,提高1.1个百分点。   以京东为例,外卖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此外,2024年,美团生态共带动2596.4万份工作机会,其中直接骑手岗位就达745万个。   ——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中国铁建承建的上海静安区非成套旧住房拆除重建工程圆了2000多户居民“新居梦”;万科旗下“泊寓”共运营管理超27万间长租公寓,有超13万间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多方力量汇聚,让人们不仅“有房可住”,更能“住有宜居”。   ——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老年友好型社区近3000个。   通用技术集团创建的“小通诊所”全国布局已超800家,服务覆盖超过1000万人;南京新百构建起覆盖全国100多个呼叫中心、600多个社区站点的养老服务网络,为千万老年用户提供贴心守护……一幅“中国式养老”的图景渐次展开。   中国企业的担当,化作百姓生活中可触可感的温暖,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写下鲜活动人的注脚。   产业兴农:振兴画卷绘就共富新景   重重大山里的广西凤山县文里村,曾深陷贫困之中,在中国一汽累计投入263万元精准帮扶下,成功走出了一条“依桑养蚕”的产业振兴之路。   “通过建设规模化种桑养蚕基地、推广先进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文里村已成为桑蚕产业示范村。2025年,全村桑蚕产业产值预计突破800万元,创造1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让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村致富’。”中国一汽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里村的蜕变,恰是中国企业将ESG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缩影。   放眼全国,产业兴农正夯实着发展的根基。“十四五”以来,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倾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去年全国休闲农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9000亿
=*=*=*=*=*=
当前为第4/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