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直击北京风能展: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2025-10-22 15:49:54===
部进入市场,电价成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项目投资收益很难做精准测算。“对于投资企业而言,首先要做的是控制成本,将项目发电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交易竞价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马锁明还介绍,过去风电项目招标时,往往采用通用标准,很难选出最优的主机供应商。接下来,投资方会在招标的技术方案沟通、比选方面花更多时间,通过充分交流,选择最优的综合解决方案。“风电主机厂家是创新的主力,各家主机厂有各自的高招,过去,业主方会在风机过保后向主机厂采购一些配件,但未来,在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可以考虑同主机厂家做一些利益分享。”   风电机组引入AI大模型   在展会现场,记者注意到,多家主机厂商将AI大模型引入风电机组,一方面,借助负荷侧用电需求预测以及对电价的预测,提升风电场收益;另一方面,通过AI技术实现了产品研制平台搭建、风机智能诊断分析、规划方案智能生成等功能。风储一体、多产业集成创新也是展会透露的新动向。   伽利略AI风机是远景能源本次展出的重点产品。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利用千卡算力和百亿参数模型实现了关键突破,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反馈闭环”还能使模型不断修正和优化预测结果,区域级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做到20米以内。   此外,远景伽利略AI风机核心是一个过亿参数规模的神经网络,基于“远景天枢”能源大模型的智能控制平台,实现了从毫秒级的实时响应,它让风机像拥有预感,可提前调整变桨变频策略,也让它具备自愈力,能在部件亚健康阶段就预警干预。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面对市场需求,明阳智能旗下深圳量云公司也打造了基于气象大模型、机器学习和AI赋能的电力交易量化决策系统,可有效帮助客户完成市场分析、市场预测、交易策略和结算复盘,最终提升新能源发电收益。   梁志鹏认为,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应发展“适网型”技术装备,同时电网侧也应打造“适新型”智能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应全面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解决新能源并网运行和供需平衡问题。   集成化创新发展模式受关注   《风能北京宣言2.0》指出,随着风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全社会低碳发展诉求,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宣言倡议,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完善绿色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推动技术加快成熟。加快对以绿电制氢氨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