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北京风能展: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2025-10-22 15:49:54===
醇为代表的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风电的聚合效应,将风电的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梁志鹏也表示,要探索新能源消纳利用新方式。加快推广虚拟电厂、综合智慧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为新能源的消纳与利用开辟广阔空间。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发挥储能的作用,从“重配储”转变为“重用储”。今后还应推广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工业产品等新方式。
谈到新能源与产业集成发展的话题时,时璟丽认为,集成发展包括多个维度,一是新能源开发建设集成,二是新能源与产业协同,三是新能源电力推动新型供热、燃料利用。
时璟丽展示了三个方面的产业协同重点,以新能源支持新能源产业链的绿色制造,即以绿造绿;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协同优化升级,即以绿转型;新能源与算力、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即以新促新。此外,着眼于风光储制氢氨醇方向,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并考虑新能源电力供热的可行性,特别是在满足工业用热需求。
展会期间,记者在金风科技展台看到,公司不仅推出了场站级储能新品GoldStack L6000,更通过现场展示明确其产品定位——既覆盖独立储能与源网侧储能核心场景,又整合电池舱、构网PCS、电控舱及三电服务,以“整站产品+服务”模式直接助力客户提升项目收益率。
金风科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025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储能设备全球出货量累计突破15GWh,而在国内市场,其2024年订单量已跻身行业第八。战略方向上,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明确,光伏配储一体产品已实现国内外客户规模化出货,“风电+储能”协同发展仍是公司未来重点布局的核心方向之一,将持续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高效融合与价值释放。
远景能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推出的AI风储一体机就像一座“小型发电站”,能够深度构网、支撑电网,而且可以长时间脱离电网“孤岛运行”,做到“断网不断电”,支撑绿电直连等场景用电,即便是遭遇台风等极端状况,也可以自主抗台,不需要额外借助柴发,更加安全、环保、零碳。
在中国中车展区中央,一座集海陆场景于一体的大型沙盘成为焦点,呈现了风、光、水、储、氢等多领域融合创新的成果。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该应用场景中,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存储效率;抽水蓄能技术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问题;构网型PCS可高效调压调频,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制氢技术则瞄准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