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迎标准体系建设上市公司加快多元布局
===2025-10-23 9:20:12===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10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围绕基础通用、算力设施、算力设备、算网融合、算力互联、算力平台、算力应用、算力安全、绿色低碳等方面制修订50项以上标准,有效推动算力标准体系建设。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南》具备良好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为算力产业提供了统一规范和发展路径。这不仅有助于算力技术的标准化发展,还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算力产业发展,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先后出台《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
地方层面也积极跟进,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当地算力产业发展。例如,今年4月份,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算力券支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算力券,使用自主算力服务的,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30%给予补助;采用非自主算力服务的,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10%,给予最高800万元补助。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层次政策体系将全面赋能算力产业发展。其中,国家的统筹规划有助于优化产业整体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地发放的“算力券”“训力券”则能降低算力使用成本,促进产业的应用普及。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预计同比增长20%;智能算力规模将同比增长43%。总体来看,2023年至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和通用算力规模的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分别达46.2%和18.8%。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强劲的政策支撑下,上市公司加速涌入算力赛道,通过多元举措加码布局。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