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逼近2.5万亿元关口券商“扩规模”与“控风险”并行
===2025-10-23 12:40:37===
化、差异化的风控手段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需持续关注风险指标变化与应急机制执行情况,确保业务的稳健开展。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两融余额合计24442.7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2.7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合计24272.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0.54亿元,融券余额合计169.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9亿元。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比重为11.51%。
投资者参与两融业务的积极性同样上升。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两融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72.7万名,较2024年末的722.78万名有所增加。面对市场融资需求增长,券商作为两融业务的核心参与主体,正在通过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降低融资利率、调整保证金比例等措施,在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坚守风险底线。
在业务扩张层面,券商主动出击满足融资需求。仅9月份,就有浙商证券、华林证券两家券商相继上调了信用业务规模上限。以浙商证券为例,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该公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业务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券商带来利息及交易佣金收入的双重增长,也助力其提升行业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层面,融资利率成为券商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行业的融资利率普遍由此前的8%下降至5%左右,部分券商已将融资利率压降至4%以下。对投资者而言,融资成本降低直接提升了参与两融业务的积极性;对券商而言,尽管利率下调压缩了利润空间,但通过客户数量及业务量的增长,实现“以量补价”维持盈利。
在风险管控层面,调整保证金比例成为券商的核心风控手段。保证金比例作为两融业务风险的关键指标,其调整直接影响投资者杠杆水平以及市场波动对投资者和券商双方的影响。近期,部分券商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风险状况,适时调整了保证金比例。例如,华林证券发布公告称,为适应业务发展,合理把控业务风险,自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至100%。
“两融业务策略调整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价格优势吸引并锁定客户,并依托当前两融业务稳健增长、风险可控的基础抢占市场份额。”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一方面以资本实力为基础合理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满足市场融资需求以抢占份额,另一方面通过灵活调整保证金比例,并加强事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