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醇氢破局:液态阳光甲醇提供绿色燃料
===2025-10-23 14:12:37===
氧化碳减排。
在燃料领域,绿色甲醇正逐渐被视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低碳清洁能源。在道路交通领域,绿色甲醇可与汽油混合或直接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也可用于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汽车。在海运行业,由于绿色甲醇不含硫分且氮氧化物排放低,它有潜力替代现有的高碳排放船用燃料。在航空业,绿色甲醇通过转化,能够作为可持续的航空燃料,为航空领域提供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政策方面,2023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氢碳耦合制绿色甲醇”;2024年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化工利用技术”;2024年8月21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的通知》,提出“以捕集的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制氢为原料,通过催化合成生产绿色甲醇”;2024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
液态阳光全流程突破三大关键技术
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技术示范项目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电解水制储氢和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绿色甲醇(含二氧化碳捕集精制三个部分,针对液态阳光全流程系统的三个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示范。
一是高效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大型化研究与示范。当前,碱性电解水制氢单槽规模约1000 Nm3H2/h,单位制氢能耗约4.7至6.0 kWh/Nm3H2,该项目拟示范全球最领先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要求单槽规模不低于1200 Nm3H2/h(其中2台规模达到1500 Nm3H2/h,通过开展低能耗、高稳定性新一代电解水催化剂的研发及电解水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突破制约高效碱性电解水制氢的材料和技术瓶颈,研发了镍基底上原子级分散的过渡金属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实现单槽千立方/小时以上规模化制氢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超过82%,单位制氢能耗降低至4.3 kWh/Nm3H2以内。此外,在光伏制氢或风电制氢中,由于风光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常规可再生能源配套电解槽有效制氢小时数约2000小时,经济制氢波动范围约50%至110%,该项目创新性地组合风光发电、电化学储能及制储氢设施,并采用“削峰填谷”策略,使电解槽有效制氢小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