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新时代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探析
===2025-10-23 21:04:35===
“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通过对腐败分子的严厉惩戒,在党内和社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有效引导舆论,为一体推进“三不腐”创造了良好的廉洁文化环境。
三是强化制度体系建设,为廉洁文化提供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陆续出台或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以党章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党纪党规的震慑力,引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纪律规矩保持敬畏之心,进而形成追求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时代以来,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较之以往更加明确、具体、严格,党纪党规之网织得更加严密,通过重点建设党内廉洁,彰显全党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品格,从而带动全社会廉洁文化的形成。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廉洁文化特性
从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来看,软实力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以及文化、思想、学术研究等内部环境综合作用下生成和发展的。从作用的范畴看,软实力主要以文化为价值载体,为客观实体提供思想智慧、精神动力,从而产生文化感召力、价值吸引力和说服力。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出发,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既有其他文化软实力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具有继承性,这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洁观念,如《晏子春秋·问下四》中记载的“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管子·牧民》中的“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在与腐败现象作斗争,从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党的廉洁建设放在了关乎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
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具有批判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批判性的哲学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廉洁思想理论天生带有批判性,总是要不断超越“实然”,走向一种更好的“应然”。
三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面临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斗争问题不尽相同,在廉洁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总结一百多年来的奋斗经验
=*=*=*=*=*=
当前为第3/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