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成势,聚链成群!湖南汽车产业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跨越之路
===2025/11/19 20:36:24===
24 年,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湘潭基地实现量产,年产能达 32 万辆,为湖南商用车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新兴力量的加入更添活力。2023 年 10 月,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在长沙经开区注册成立,首期投资超 40 亿元,预计带动近百亿元产业规模,迅速成长为中部地区超大型汽车生产基地,为湖南汽车产业版图再添重要一极。 生态激活:从 “整车引领” 到 “全链协同” 如果说整车企业是产业棋局的 “关键落子”,那么完善的配套生态就是激活整盘棋局的 “活水”。巨头车企的扎堆落户,带动湖南汽车产业生态圈蓬勃发展,形成 “整车引领、零部件协同、全链条贯通” 的良性格局。 核心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纷纷加码。2025 年 10 月,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亚太区三大基地之一的电驱动系统产业化研发中心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启用,聚焦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工业化,成为博世全球研发实力与中国产业优势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汽车电气化领域领军企业索恩格的新能源基地落地,进一步强化了湖南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布局,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区域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长沙雨花经开区围绕比亚迪持续扩大产业布局,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体系;株洲聚集了北汽株洲、中车电动、智点汽车等 3 家整车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 384 家,构建起涵盖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检验检测、后市场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无人驾驶环卫车等多元主导产品,以及电机电控、变速器及传动总成、EPS 和底盘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并重的产业配套体系。 就近配套成为常态,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广汽埃安入驻后,配套企业接踵而至,以 AION S 车型为例,其同步件、大体积零部件已实现 100% 就近配套。“我们将 31 家供应商优化整合至 27 家,其中 3 家为厂中厂配套,20 家位于长沙市内,4 家来自省内其他城市。” 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综管负责人高涛介绍,近距离配套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实现了生产节奏的精准衔接。 数据见证:从 “后起之秀” 到 “行业中坚” 巨头集聚、生态完善,推动湖南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湖南汽车产量达 74.76 万辆,首次冲进全国前十,位列第 9 位;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高达 47.91 万辆,排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