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林:卖掉100股,虞仁荣的迷惑故事
== 2025-3-20 8:52:55 == 热度 199
会。
没过几个月,收购就失败了,北京君正说是市场环境和政策原因。按照北京豪威的体量和市场份额,如果北京君正收购了,可能就真的变成了反向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会易主。就在北京君正对北京豪威放手不到3个月,韦尔股份加价到130亿准备收购北京豪威。
韦尔股份同样是蛇吞象,当时韦尔股份的市值也就80亿左右。就在韦尔股份跟北京豪威的一堆股东签署协议后,张学政说,我不知道啊,在韦尔股份的收购方案出来时,张学政旗下公司因为持有北京豪威11.787%股权而反对。韦尔股份第一次收购失败后,很快虞仁荣出任了北京豪威CEO,虞仁荣清华的师兄弟陈大同出任董事长,不难看出虞仁荣志在必得。
2018年11月,韦尔股份再度出手,将北京豪威100%股权收入囊中。北京君正很不甘心,2018年底宣布收购同样从纳斯达克私有化的ISSI。ISSI在DRAM领域位列全球第七,市场份额不足1%。不过在SRAM方面位居全球第二,占20%市场份额。在收购ISSI过程中,北京君正两大实控人刘强和李杰持股比例下降到16.06%,为巩固控制权,他们提出新进股东5年内不谋求控制权。
北京君正的两位老板担心失去控制权。可是喜欢并购的虞仁荣偏偏又看上北京君正了。除了定增获得了1.1%的股权,绍兴韦豪不断集合竞价买入北京君正。为啥呢?因为刘强和李杰的联盟不太稳固,主要是李杰不断套现,到2022年一季度末之前,李杰套现了5.26亿,两人联合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4.97%,这更给虞仁荣想大比例进入北京君正机会。
看好北京君正总要有个理由嘛。韦尔股份说,北京君正是全球领先的IC设计企业,与韦尔股份资源互补,符合公司战略,有利于未来更好回馈股东。到了2022年5月19日晚,韦尔股份总体投入20.84亿增持北京君正到了5%。成为刘强和李杰之外最大的机构股东。
韦尔股份的进击让刘强和李杰看到了危机。2022年5月25日,北京君正推出了股权激励的考核管理办法,决定以每股33.84元的价格进行激励,而当天股价为90.8元,激励价只有股价的三分之一。那么激励的考核目标是以2021年为基数,未来三年营收或者归母净利润每年同比增长5%就可以了。而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32以上,利润增长90%以上。
如果说韦尔股份从北京君正手上捡漏北京豪威,虞仁荣想通过不断增持北京君正,再曲线通过北京君正将失去的ISSI给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