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2025-3-30 9:00:10 == 热度 188
减排成本不同的主体纳入市场统一管理,更有效降低了全社会减排成本。碳价为新纳入行业企业开展气候投融资、碳配额质押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有利于吸引更多金融资本投向这些行业,为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因参加碳市场获得的收益可用于进一步投资低碳技术,从而形成“投资—减排—收益—投资”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良性模式。碳计量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有望带动相关监测行业发展。《方案》提出制定核算报告和核查技术规范,明确各行业关键参数分级分类管理要求,逐步推动企业开展对燃料、原辅材料等参数的高质量实测,对不具备实测条件的参数采用规定的缺省值替代实测;探索开展碳排放在线监测。此前,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管理机制方面提出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与节能降碳目标管理相适应的能耗和碳排放统计快报制度,提高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夯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原料用能等统计核算基础;积极开展以电力、碳市场数据为基础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监测分析。我们认为有望利好碳排放计量、在线监测系统等领域。投资建议:从投资机会看,重点关注五个方向:(1)前端节能设备及高效节能环保材料:建议关注从事节能风机业务的瑞晨环保,深耕专用空调领域、全面布局液冷的申菱环境,有余热锅炉业务的华光环能、西子洁能。(2)节能服务领域:建议关注EPCOS电能服务龙头苏文电能。(3)“双碳”相关先进技术领域:建议关注积极布局CCUS技术的冰轮环境,深冷设备龙头中泰股份;(4)循环经济方面:建议关注危废资源化利用企业高能环境、专注重金属污染防治企业赛恩斯、塑料再生产业链业务公司英科再生,锂电回收相关装备压滤机的龙头公司景津装备,以及主业从事垃圾焚烧的伟明环保、瀚蓝环境、旺能环境等;(5)碳排放检测、核算、跟踪领域:建议关注聚光科技、雪迪龙、皖仪科技、谱尼测试。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实施落地存在滞后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经济发展低于预期。
=*=*=*=*=*=
当前为第2/2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