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西部脱贫地区“5年过渡期”一线观察
== 2025-4-11 8:31:33 == 热度 187
9月12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镇,果农采摘锦绣海棠果。在科尔沁左翼中旗,以锦绣海棠为代表的经济林已成规模,其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逐渐显现,农牧民来自经济林的收入也不断增长。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铡草、投料、铲粪……一大早,她便在自家牛棚里忙碌着。这些年,虽不平顺,但纳入监测帮扶以来,一家人的生活更有盼头。
丈夫罹患白血病,丧失劳动力,女儿又在上大学,养家重担全压在王淑河一人身上。“有段时间,家里简直‘揭不开锅了’。”王淑河说。
一筹莫展之际,当地帮扶干部及时将其纳入监测帮扶。“政府提高了大病救助力度,一家人经济压力缓解了不少。”王淑河说,帮扶干部还给女儿申请了3000元助学金,并联系爱心企业捐赠了2头能繁母牛,生产生活更有保障。
科尔沁左翼中旗农牧局副局长任国恩说,只有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帮扶机制,才能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非贫困人口不致贫。
这些年,贵州坚持“四个不摘”政策延续,通过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形成了横向汇集14个部门23类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具有“防漏”“防错”双向预警核查功能的动态监测系统。
2024年12月1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城关镇易地扶贫搬迁南官营社区一家苗绣企业生产车间,入职的社区居民在赶制订单产品。南官营社区是该县脱贫攻坚期间实施规划建设的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社区。新华社发(邰胜智摄
贵州省思南县委书记龚仆介绍,全县利用该系统按月调度监测有关重点人群,确保应帮尽帮。截至去年底,全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948户、11384人,风险消除率达62.92%。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目前,全国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也都针对性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帮扶534万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8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5%。
协作更强:多元助力促发展
春日的校园,鸟语花香,书声琅琅。
课间,位于贵州的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操场上,随处可见孩子们奔跑嬉戏。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校长郑蕙倍感欣慰。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帮扶项目,广州市天河区投入4250万元在纳雍县援
=*=*=*=*=*=
当前为第2/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