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股息打头阵,红利指数批量上新
== 2025-4-11 15:05:44 == 热度 187
公司统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境内共有88只公募基金产品跟踪中证A500指数,产品类型覆盖ETF、联接基金、场外指数基金、增强指数基金等,合计规模超过2700亿元,仅次于产品跟踪规模最高的沪深300指数。  红利资产受青睐  红利指数扩容背后。A股上市公司分红行为持续改善,为境内市场红利指数化投资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土壤。  据中证指数公司统计,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高达2.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为37.7%,较2023年提升2.5个百分点。  同时,截至2024年底,连续5年分红的上市公司超过1800家,连续10年分红的上市公司接近800家。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红利资产的避险属性再次受到重视。  东方红资管有关人士表示,红利资产的首要特征就是高股息。作为上市公司将其经营利润回馈股东的重要方式,股息在市场动荡时期扮演着重要的“稳定器”角色。  “当市场整体处于调整或震荡状态,资本利得的获取难度加大甚至可能为负时,稳定的股息收入能够为投资组合贡献实实在在的正向现金流。”该人士提到。  以中证红利低波指数为例,截至4月10日,其近12个月的股息率为6.40%,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令红利资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有所凸显。  兴业证券金工团队分析,随着国内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利率下行趋势较为明确。截至3月末,10年期国债利率已降至1.82%的历史低点,资产荒背景下,红利资产的配置性价比进一步显现。  在该团队看来,红利类资产估值较低,可提供较高的安全边际。从估值水平来看,红利类资产的市盈率及市净率始终低于宽基指数(沪深300指数)。较低的估值水平不仅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同时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此外,红利类资产持续分红的属性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来源。  与此同时,该团队认为,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红利类资产构筑了坚实的制度红利基础。2024年11月以来,监管层相继出台多项重磅政策,如《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后者首次将现金分红明确纳入市值管理工具箱,从制度层面强化了上市公司的分红约束。中国结算同步推出的分红派息手续费减半(0.5‰)及大额分红全额免收的优惠政策,通过实质性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显著提升了市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