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陶冬:关税战的下半场,是债务重组
== 2025-4-14 14:11:37 == 热度 194


  关税谈判完成并非尽头,接下来就是在高压下推进债务重组,以期减轻美国债务负担,稳定国债市场。
  被视作零风险资产的美国国债,上星期一次又一次地响起了风险警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疯狂出击、翻云覆雨,令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五天里飙升了40余点,这是本世纪初以来没有见到过的市场大抛售,美元汇率指数从103直插100之下,市场以脚投票表达对美国政策的信任危机。美股也十分动荡。
  美债市场近来的极端动荡,已经超出了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正常反应。更准确地说,特朗普政策触发了债市的风险收缩,连锁反应带来流动性危机。资金逃离美债美元,进入避险资产,瑞郎大放异彩,黄金创出新高。OPEC+计划5月增加原油产量,不过布伦特期货油价大跌后回稳。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一系列扑朔迷离、朝令夕改的操作,令市场感到不可捉摸,资产价格屡屡出现极端反应。特朗普的操作符合他职业生涯的营商手法,谈判前先制造筹码、极端施压、最后在谈判中攫取最大化利益。这套打法并不出奇,只是关税战涉及赌注之巨大,对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包括美国自身,都是一场豪赌,市场因此表达出强烈的风险厌恶。
  仔细观察美国的关税计划,笔者认为隐含着3+1个战略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制造关税壁垒,吸引海外制造业产能回流,以此实现重塑本土/近岸产业链。美国推出的10%永久性基本关税,便是以此为目的。税率10%是否足以吸引产业回归未可知,也不排除有后续关税跟进。这种做法肯定不符合成本原则,但现在国家安全考量凌驾于经济考量。
  第二个目标是通过极端施压、极端筹码和极端时限,迫使谈判对手在双边谈判中就范,作出消除贸易不平衡、增加军事保护费等承诺。这些要求特朗普第一任已经提出,但是对方采取了阴奉阳违的态度。这次特朗普以雷霆之势出击,就是让对方无法反抗。对等关税本身具有很大的谈判空间,一切取决于谈判对手是否应承美国在关税以及其他领域的要求(哪怕要求很离谱)。
  第三个目标,是把关税壁垒从美国国境推移到所有贸易国家的国境。双边谈判中,势必涉及“要么你加他关税,要么我加你关税”,靠威胁利诱围建关税壁垒。过去七年中国对美贸易占比下降了超过7个百分点,对东南亚、墨西哥出口大增,其中相当部分是转口贸易,最终流向了美国市场。
  从客观角度看,特朗普关税计划有战略思维,有战术打法,但是他忽略了几个重要细节。
  首先,美国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